从“送货人”到“守护者”:戚墅堰街道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5-09-23 12:16:5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骤雨初歇,快递员小王快步走进戚墅堰街道“红驿家”休息站,用微波炉加热自带的午饭。他抹了把额上的汗笑道:“以前只能在电动车上凑合吃口凉的,现在有了这个落脚点,终于能吃上热乎饭了。”9月4日下

骤雨初歇,快递员小王快步走进戚墅堰街道“红驿家”休息站,用微波炉加热自带的午饭。他抹了把额上的汗笑道:“以前只能在电动车上凑合吃口凉的,现在有了这个落脚点,终于能吃上热乎饭了。”

9月4日下午,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一场题为“益路向东 新火同行”的新就业群体关爱活动正在举行,是今年的“戚彩社区”项目。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慰问活动,而是一个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的启动仪式。

暖心阵地,筑起车轮上的“家”

夏末秋初的天气变幻莫测,高温闷热与骤雨突降交替出现,给终日奔波的快递员、外卖小哥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中心网点离得比较远,以前中午就随便对付几口,现在可以在社区长者食堂优惠用餐,非常方便。”顺丰快递员小王刚忙完上午的派件工作,浑身是汗地走进红驿家休息站。

这个被新就业群体称为“加油站”的红驿家,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休息区、就餐区、阅读区、乒乓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划分明晰,冰箱、饮水机、微波炉等常用设施一应俱全,雨具、医药箱等应急物资也准备周到。

今年以来,东方社区整合各类资源,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4家爱心商户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持续做优快递员和外卖员的服务保障工作。

“我们不只是提供了一个休息场所,更是想传递一种尊重和关怀。”社区工作人员张莹表示,“这些终日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劳动者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值得被善待。”

开放麦筒,听见那些曾被忽略的声音

“因为送快递时间久了,我知道哪些包裹里面有不实的保健品广告,我就不会派送了。”快递员卢锁在“新声开放麦”环节分享道他的工作心得。这个打破传统模式的轻松对话环节,鼓励新就业群体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建议。

“我就住在这个小区里,以前觉得飞线充电很方便,在网格员的劝解下才知道有很大安全隐患,现在我看到谁家飞线充电,都会善意提醒!”外卖小哥小蒋说出了自己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转变。

另一位快递员小潘分享了一件小事:“我派件上下楼梯的时候看到老年人拎着重物,只要他们需要,我都会帮忙给他们送到家。”这些平日里匆忙赶路的人,因善意的举动慢下了脚步,从社区的“陌生人”变成了居民的“熟识人”。

社区副主任张广宁现场认真回应大家关心的问题,并承诺推动解决。“你们不只是被服务对象,更是社区治理中不可缺少的自己人!”她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诗意时刻,朗诵声中传递理解与尊重

活动中,东方社区特邀常州市巾帼领读人李小霞老师朗诵《赶时间的人》,用外卖诗人的句子引发共鸣。“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这些诗句道尽了赶时间的人们的艰辛与执着。

现场气氛温暖感动,许多人眼中闪着泪光。“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工作能被这样理解和尊重。”外卖员小蒋感慨道,“平时我们总是在赶时间,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感受这样的温暖。”

大家不仅畅谈感受,还收到了暖心慰问礼——每一份都是“被看到、被认可”的贴心鼓励。这些看似简单的礼物,承载着社区对新就业群体辛勤付出的认可和感谢。

新火志愿,三支队伍点亮社区互助之光

本次活动重磅发布了“新火志愿”品牌,成立三支特色服务队,鼓励新就业群体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社区服务。

助老队开展“急送服务”,由社工帮忙对接需求,暖心配送上门。“我们平时就经常为老人送货,现在有了更组织的方式,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刚刚加入助老队的快递员小王说道。

哨兵队推行“隐患随手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快速响应,形成闭环处理。“我们整天在社区里转悠,最容易发现安全隐患。”外卖小哥小蒋对这项新职能充满期待,“能够为社区安全出一份力,感觉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了。”

新火队实行“公益积分”,做好事攒积分,还有机会兑换奖励。“这个机制很好,不仅鼓励我们做好事,还能得到实际回报。”网约车司机王师傅表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参加了。

活动最后,社区和群体代表们一起启动了“新火志愿”品牌,标志着东方社区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从“零散参与”走向“品牌化、制度化”,更意味着他们真正拥有了一个“有身份、有组织、有反馈”的暖心归属。

身份重构,治理“多面手”这样炼成

东方社区借助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打造“需求识别-信任建立-赋能参与-反馈完善”的服务闭环,让新就业群体真正从“接受服务”转变为“共同参与”。

快递员小王经常主动帮忙社区向困难老人送物资,平时还机智识别出可疑包裹,阻止老人被骗,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的“移动守护侠”。“没想到送快递还能送出这么多故事和能力。”他笑着说,“现在我觉得自己不仅是送货的,还是社区的一份子。”

新就业群体由于其工作特性,具有熟悉社区情况、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强、响应快速等独特优势。东方社区正是看中了这些优势,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

“他们就像社区的‘移动探头’,能够及时发现我们平时难以注意到的问题。”社区网格员陆雅清评价道,“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了。”

未来展望,共建有韧性有温度的社区大家庭

未来,东方社区将继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开展心肺复苏操作、灭火设备使用、非暴力沟通技巧等系统培训,提升快递员和外卖小哥的应急处置能力。

“我们计划定期组织培训,让新就业群体掌握更多实用技能,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助他人。”社区工作人员徐菲凡介绍道,“这些技能对他们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同时,社区将落实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推动新就业群体为社区建设、应急响应、为老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正在设计一套完善的积分兑换体系,让每一位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就业群体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戚墅堰街道和各社区将继续推进“五社联动”,发挥专业优势,支持新就业群体在社区服务、应急响应、关爱老人等方面发光发热,让“奔波路上的奋斗者”成为“社区温暖的守护人”。

从此,穿梭于楼宇间的快递小哥多了双发现隐患的眼睛,飞奔在马路上的外卖骑手心中装着社区老人的需求,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网约车司机随时准备伸出援手。

他们不再只是社区的“过客”,而是成为了这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守护者”。车轮滚滚,温情流淌,东方社区的探索正悄然改变着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关系,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王羽柔)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