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岳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聚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将企业文化视作发展的“精神内核”,以职工活动室为重要载体,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内涵的企业发展生态,让文化力量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以动带静,让运动成为员工生活新风尚
走进岳西县烟草专卖局职工活动中心,浓郁的文化气息与蓬勃的运动活力扑面而来。左右两侧墙面,“春之韵”“牛草山晚霞”“飞龙出海”“大地脉络”等职工摄影作品依次陈列,画面中一动一静的景致、一黑一白的对比,不仅勾勒出岳西烟草员工眼中的自然之美,更蕴藏着他们对家乡山河的深厚热爱。墙面中央 “企业是家,企业是学校”的标语格外醒目,既向每一位来客传递着企业的温暖理念,也让身处其中的员工时刻感受到 “家” 的归属感与“校”的成长感。
活动中心左侧,是一间标准羽毛球馆。每天下午下班后,这里便成了员工们的“快乐天地”。球拍挥动的“咻咻”声、羽毛球撞击球拍的“砰砰”声、得分后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奏响最鲜活的“运动交响曲”。有人一记大力杀扣,球如流星般直奔对方场地;有人迅速俯身,以“海底捞月”的姿势将球稳稳救起。短短几十分钟里,汗水浸湿衣衫,工作中的疲惫与压力也随之烟消云散。在一来一往的对抗中,同事间的友谊愈发深厚;在一次次战术配合中,团队的凝聚力悄然升级。
“以前县局没有标准球场,我们只能在室外找块空地打球,遇到雨雪天就只能‘停摆’。而且场地不规整,总觉得自己是‘业余玩家’,根本放不开。自从有了这个羽毛球场,我几乎天天都来,球技从‘菜鸟’一路提升到能去县里参加比赛,不仅身体变好了,整个人也更有精神了!”岳西县烟草专卖局员工孙启志谈及羽毛球场,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活动中心右手边,是功能齐全的综合健身区。一侧台球桌前,常有员工围着对决,白球撞击彩球的清脆声响中,大家讨论着击球的力度与角度,尽享竞技乐趣;另一侧,跑步机匀速运转,举重器械、哑铃整齐排列,员工们或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或通过力量训练塑造身形。多样的健身选择,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在忙碌工作之余,享受运动带来的纯粹快乐。如今,“下班一起跑步去”“中午来一局台球赛”已成为员工间最亲切的邀约,运动健身不再是“任务”,而是成为岳西烟草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新风尚。
以新换旧,让图书室成为员工精神“充电站”
穿过活动室,推开图书室的玻璃大门,“读书使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的箴言镶嵌在墙面之上,瞬间将人带入沉静的书香氛围,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放轻声音。
图书室左侧,整面墙的书架上,党建类、文学类、专业类、生活类等数千册书籍按类别整齐排列,书脊上的文字清晰可见。无论是想学习党建理论、提升业务技能,还是品读文学经典、学习生活技巧,都能快速找到心仪读物。随手抽出一本书,指尖触碰纸张的质感、书页间弥漫的墨香,让人忍不住驻足翻阅,沉浸到知识的海洋中。书架旁的展示架上,安徽省宣传部授予的 “十佳书香企业”与岳西县宣传部授予的“书香机构”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对岳西县局文化建设成果的高度认可,更给图书室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位来此读书的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与用心。
其实,这个人气十足的图书室,曾是“无人问津”的角落。“打造书香企业,首先得有一个让员工愿意来的读书场所。以前的图书室设在县局五楼,没有电梯,想看书得爬好几层楼,很多员工本来有读书的想法,一想到爬楼就打了退堂鼓。而且当时书籍数量少、更新慢,大多是几年前的旧书,可读性不强,图书室经常一整天都没人去。” 岳西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柳金林回忆起过去的场景,语气中满是感慨。
为给员工打造“愿意来、坐得住、有收获”的读书环境,岳西县局将图书室改造列为年度重点工程,从改善基础条件入手,最大限度减少“环境阻碍”。工作人员走遍县局各个角落,经过多轮实地调研与讨论,最终确定将位置便利、空间充足的旧仓库作为改造地点。这里紧邻办公区,员工下楼就能到达,且仓库层高足够、面积宽敞,有充足空间打造功能多样的阅读区。方案确定后,旧仓库改造迅速提上县局重点工作议程,很快,一个兼具颜值与实用性的时尚图书室便应运而生。
解决了“场所问题”,书籍“不新鲜”“不够用”的问题又成了新焦点。岳西县局创新采取“双向发力”的方式:一方面发起 “全员捐书”活动,鼓励员工将家中闲置的优质书籍捐赠到图书室,既丰富了书籍种类,也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图书室的“共建者”,增强了对图书室的归属感;另一方面申请专项购书资金,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员工阅读需求,“员工想看什么、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从最新的文学畅销书到专业的业务书籍,从实用的职场技能手册到经典的历史名著,确保每一本书都能“精准对接”员工需求。
更让人暖心的是,两名新进大学生看到图书室环境焕然一新,主动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个精致的地球仪和一套笔墨纸砚,摆放在阅读区的桌子上。地球仪为图书室增添了探索的乐趣,文房四宝则让书香中多了一丝笔墨韵味,整个图书室的文化氛围瞬间拉满,这份自发的举动,也让“文化温度”在员工间悄悄传递。
以用为本,让文化场所真正“活”起来
“建场所容易,用活场所难。”这是岳西县局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的认知。在他们看来,文化场所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服务员工、助力发展的“实用平台”,只有让场所“用起来、活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如今,在岳西县局,文化场所的“使用率”与“实效性”,早已成为检验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羽毛球馆里,下班后的“友谊赛”从不间断,有时是部门内部的小比拼,有时是跨部门的挑战赛,以球会友、以赛促融;傍晚时分,员工自发组成的“10公里跑步队”准时出发,大家沿着县河慢跑,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欣赏沿途风景;台球桌前,总是围着三五个人,有人专注击球,有人在一旁出谋划策,清脆的撞球声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成了县局里最热闹的场景。
运动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一位员工身上。员工王师傅以前血压偏高,通过坚持每天跑步,血压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年轻员工小李曾因体重问题感到自卑,在同事带动下加入健身队伍,半年减重20斤,不仅体型变好了,工作状态也更加积极;还有不少员工通过参加羽毛球比赛,从一开始的“不敢上场” 到后来的“主动报名”,逐渐找回了自信。在2025年全省职工羽毛球比赛中,岳西县局5名员工在全市系统选拔赛中胜出,代表市局参加全省系统比赛,其中1人荣获全省系统2025年度 “成长杯”羽毛球赛女子三等奖。“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这句曾经张贴在墙上的口号,如今已真正融入员工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
图书室里,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衙前・悦读”读书分享会每月定期举办,员工们从《长安的荔枝》中探讨职场智慧,从《大唐盛世》中领略历史文化。每一次分享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结合自身工作与生活经历,畅谈读书感悟,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知识的力量在分享中传递。
“以前我这个图书管理员就是个‘闲差事’,一周都没人来借一次书,每天只需要整理一下书架就没事了。现在不一样了,我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节假日前后,很多员工都会来借几本书带回家,有时候一天能借出去几十本书,看着大家这么爱读书,我也特别开心!”岳西县烟草专卖局图书管理员刘会英谈及现在的工作,语气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文化建设的成效,从来都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日久见功”。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中,岳西县局文化建设的 “果实” 逐渐成熟。仅2025年,岳西县局就有2名青年员工论文获评全市优秀论文;6人在安庆烟草2025年统计论文评选中获奖;专卖条线3篇征文获省烟草学会政法烟草联合打假打私主题优秀征文;1人取得专卖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资格等。
如今,岳西烟草员工体质不断增强,精神面貌愈发昂扬;知识储备持续丰富,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企业氛围更加和谐。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岳西县局更加坚定了以“文”化人的发展方向。
“基于文化场所建设与使用的良好成效,我们将进一步规划企业文化发展路径,在“一室(图书室)一馆(羽毛球馆)一站(综合健身站)” 的文化建设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场所功能、丰富活动形式,让文化建设覆盖更多员工、发挥更大作用,为企业以“文”化人、以“文”兴企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岳西县烟草专卖局局长、经理喻少华说。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烟草专卖局 谢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