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烟区,烟农们正望着刚出炉的一杆杆黄灿灿的烟叶,开心地笑着。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奋战在烟叶生产一线的烟技员们,也和烟农一块忙碌着、快乐着……
鲜烟分类在现场
做好鲜烟分类是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升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进入烘烤季以来,临朐县局(分公司)的烟技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和烘烤现场,指导烟农编烟前对鲜烟叶按成熟程度、病残情况进行挑选,做到分类编烟、同杆同质,病残叶不编杆、不烘烤,确保烟叶结构优化取得实效。
“编烟之前首先要进行鲜烟分类,按采收烟叶成熟度分未熟、成熟、过熟烟叶,将分好类的烟叶分别编杆,做到同一杆烟叶成熟度基本一致。”8月25日,在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桥沟村,临朐县局(分公司)寺头烟站烟技员刘一鸣正在对烟农进行鲜烟分类现场培训。
图为指导做好鲜烟分类
在刘一鸣面前,堆着不同的烟叶。刘一鸣边示范边讲解:“每杆烟的数量要根据烟叶品种、部位、含水量等特性灵活掌握,下部叶或含水量多的烟叶适当编稀些,上部叶或含水量少的烟叶适当编稠些。”
在临朐县柳山镇洋河烟叶农场,弯曲的田间小道上停放着两辆烟叶运输车,只见采收专业队队员们将采收的烟叶打包后小心地运出田间,烟农许记超帮着他们将烟叶装上车码放整齐,不一会儿工夫,一辆车就装满了。
许记超麻利跳下车,边用绳子将烟叶固定边说道:“往年是烟叶进了炉,烟田管理扔后头,而今年烘烤后期的田间烟叶无开花无出杈无杂草。而且为了做到鲜烟叶分类到位,采收的烟叶必须打包运回烘烤工场。”
烟田管理到位了,烟叶采收标准落实到位了,这让烟农们的底气更足了。
烘烤指导来护航
烟株打顶、不适用烟叶处理后,接着就进入采烤阶段。在开炉烘烤前,临朐县局(分公司)就组织烟技员、烟农进行了烘烤技术培训,并要求所有烟技员每人至少跟炉烘烤一炉烟,精细指导烟农操作;到了收购旺季,烘烤工作也不能松懈,烟站站长和烘烤主管协作,合力抓好本辖区的烘烤技术指导工作。
图为向烟农讲解烟叶烘烤技术
“这些烟叶叶片含水量较小,大家装炉时尽可能增加挂烟密度,必要时在烤房内地面加水,增加烤房内湿度。同时,采取高温高湿变黄的方法,变黄期40℃至42℃稳温,提高湿球温度,确保烟叶烘烤质量。”8月22日,临朐县吕匣烟站站长王振娟在对5名司炉员进行烘烤技术指导。随后,她又根据今年烟叶含水量小的实际情况,挨个查看了烤房外的温湿度自控仪,重新调整了烘烤曲线。
“要想烤出好烟叶,必须提高采收成熟度,等这炉烟烘烤结束后暂停5至7天再采中上部叶。”8月25日,时间刚刚过正午,在临朐县寺头镇中福泉村村委大院内,该局(分公司)吕匣烟站烘烤主管李本福趁着中午烟农在家休息,将烟农组织起来进行烘烤指导,“从大家烤出的烟叶中,发现个别有青筋现象。要做到烤黄烤香,烘烤中要抓住三个关键点:一是干球温度42℃以前,使烟叶变黄到黄片青筋,并达到主脉发软状态;二是干球温度升到47℃以前,使烟叶变到黄片黄筋,并达到小卷筒状态;三是52℃~54℃,稳温16小时,将烟叶烤香……”
图为烘烤主管开展烘烤技术培训
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自己烘烤中拿捏不准的问题,李本福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托管服务前景广
8月28日,在临朐县辛寨街道肖家店子烟叶烘烤工场。一打开车门,一股烤烟的香气扑鼻而来,该局(分公司)辛寨烟站烘烤主管姬涛一脸笑容迎了过来,看来这一批次的烟叶烤得不错。两排烤房里,一色的橘黄色,无青无杂,真正做到了炉炉金黄。
图为做好烤后烟叶初分加工
看着金黄的烟叶,姬涛笑着说:“烟叶长得好是基础,鲜烟分类是关键。一杆烟上有过熟叶,也有采生叶,所以烤出的烟有青烟也有糊片。今年烟农合作社采收人员分成两组,一组管采收,二组管绑杆。二组人员又分成两队,一队只管鲜烟叶分类,一队只管绑杆,为保证烘烤质量打下了基础。”
“从耕地、起垄、施肥、盖膜、移栽、中耕、喷药,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烟叶采收、烘烤、加工全部拜托给了合作社,我做起甩手掌柜了。”烟农高立友在一边高兴地说。
高立友是一位老烟农。近年来他种烟的规模越来越大,从10亩、50亩,发展到100亩,用他的话说就是面积越种越大,收入越来越高,而劳动强度越来越小。
“每个环节都有专业队负责,干活又快又好,我是又省工又省心。”冯光海说完,一脸自信地笑了。
看着烟农和烟站工作人员手里的一片片金叶,眼前仿佛有一条致富路延伸开去……(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