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川汇区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以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全域文旅产业为主线,大力整合沿河文旅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留住城市文脉,持续提高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和发展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川汇区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和内陆港口优势,整合沿线景点资源,精心规划旅游线路,因地制宜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全域文旅项目,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其中之一。该文化街区位于川汇区西大街北侧,保护范围面积为26.11公顷,核心保护区面积为4.1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为16.95公顷,是周口商贸文化和漕运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格局演变的见证者,是周口特色建筑文化、风貌的重要传承地区,承载了周口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记忆。街区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保存有省级文物1处、市级文物4处,一般文物7处,历史建筑18处,历史街巷11条。川汇区在充分尊重街区原有肌理的基础上,以码头、街巷为骨架,通过实施一期八大项目工程,恢复城水格局,复兴城市功能,谋划街区未来更新愿景与工作路径,将历史文化转换为城市发展动力,以文化引领城市更新,以更新焕发老城新活力。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周口市沙南老街城市更新项目部项目经理龙恒义说:“目前本项目共有施工作业人员约200人。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按照市、区两级政府要求,全力完成滨江公园六大节点和西平公园建设,并同步进行其他节点改造。”
据了解,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保存有大量明清风格历史建筑,见证着周口变迁,承载着城市记忆。该项目依托沙颍河生态经济带,拟开发滨江渡口文化带、林下生态休闲带和水运商贸文化带,三带贯通,通过追根溯源发掘“渡口码头、船桅、河街、城寨、基岩、红石板路、磨盘、码头排桩”等历史要素,重现颍川八景中的埠口喧渡、滨河渔唱、普济钟声、桅杆晩照等著名场景,并将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小渡口、大渡口、磨盘山码头、三道沟、大宅门、盐路口”六大渡口进行艺术再创作,以景观节点的形式展现给市民和游客。市民刘朝阳说:“出门儿走到这个滨河路,看见滨河公园正在建设,很期待它的建设尽快完成。周口的这种市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好,作为市民我们很期待。”
周口盛川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经理杨智岭告诉记者:“项目总建设周期为两年,滨河码头区域计划今年12月底全面完工,面向居民开放。南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作将在已经开展的八大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向居民院落深入,与居民一起共同缔造,持续开展居住院落有机更新,持续提升老街人居环境品质,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用文化引领川汇老城再现历史辉煌。”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