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承初心,栗香启新程

2025-09-02 12:48:2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学子探索长流水村“红绿融合”发展路2025年8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红栗长流队其中三名队员赴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长流水村,开展“红色基因+古栗文化&rdq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学子探索长流水村“红绿融合”发展路

2025年8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红栗长流队其中三名队员赴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长流水村,开展“红色基因+古栗文化”沉浸式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紧扣村庄“红色资源待激活、古栗文化未深挖、文旅业态不联动”痛点,以实地研学、政企协同、成果转化为路径,为长流水村打造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乡村振兴方案。

实地溯源:解码古村“红绿”资源密码

8月6日,长流水村党支部书记孙希明、驻村“第一书记”张勇化身“向导”,带领团队开启“红色+绿色”双线调研。在红色教育基地,队员们移步户外,145棵百年古栗树枝繁叶茂,树干上的斑驳纹路仿佛诉说着农耕文明的传承。团队认真记录树木分布,为后续“古栗文化”挖掘留存数据。

图为孙希明书记带领“红栗长流”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展品。张函睿供图

此外,团队聚焦多维度访谈。与孙希明、张勇书记探讨“一核双围四色”发展构架细节后,团队向“栗香漫谷”、窑炉披萨、乡野咖啡等4家商户了解经营情况与合作意愿,倾听村民大爷讲述“良乡板栗”的往事,并随机采访游客收集体验反馈。累计整理访谈录音6小时、文字素材超10万字,为成果创作提供详实依据。

图为队长张函睿采访“栗香漫谷”附近商家。陈笑雨供图

协同共创:政企联动锚定成果方向

调研期间,团队创意与村庄需求深度契合。张勇书记看到队员王富山过往文创成果后,表示出开发AR明信片的意愿,双方确定“以AR明信片为核心、其他文创为辅”。书记贴心表示“暂不制作样品,保护团队知识产权”。

针对“认养一棵古栗树”创意,张勇书记建议:“先做调研和商业预测,把认养规则理清楚。”团队随即细化“树体编号、红色故事匹配、认养权益”模块,计划结合村民意见完善方案。

图为“红栗长流”队与孙希明书记座谈,确定成果方向。张函睿供图

作为村内网红打卡点,乡野咖啡老板当场与团队达成合作,同意试用“诗意乡野”主题撕拉式咖啡杯套,老板表示“游客喜欢的话,后续长期用”;同时,窑炉披萨、美式烤肉店均愿意参与“文创+餐饮”套餐。截至目前,4家商户达成合作意向,为文创落地打通线下渠道,逐步实现“联动现有商业业态”的目标。

图为队员王富山向乡野咖啡负责人展示文创设计思路。陈笑雨供图

成果落地:多维输出激活乡村活力

红栗长流队多维度推进长流水村乡村振兴:制作1080P中英双语《红栗长流》宣传片,展现古栗树、乡野咖啡与红色故事;推出“在云边在乡野”主题手风琴式画册及“红栗长流”公众号,累计阅读超2000次、粉丝复阅率65%,积累目标客群;开发“红小栗”IP融合红色与生态特色;设计“我在这栗等你”AR明信片手绘四大村景;创作“诗意乡野”撕拉式咖啡杯套传递乡村氛围且后期将试用。此外,团队撰写调研报告和商业计划书,梳理村资源与问题并提“资源联动”建议,规划“认养古栗树”等模式,为村庄文旅发展提供可落地方案。

此次实践,“红栗长流”队通过实地调研摸清现实需求,以专业成果破解资源割裂难题,实现“红色基因+古栗文化”的创意转化。“从AR明信片设计到商户合作,每一步都让我看到专业知识能为乡村做实事。”队长张函睿表示。

后续,团队将继续完善实践调研报告和“认养一棵古栗树”的商业预测,跟踪文创试用反馈优化设计,持续为长流水村文旅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让百年古村的红色故事与古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作者:张函睿)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