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襄阳襄州区黄集镇前进路农贸市场的街角,有间挂着"转角旺超市"招牌的店铺。78岁的程焕英坐在货架旁,望着货架上码得整整齐齐的商品,眼角的皱纹里都是笑:"五年前这时候,我还蹲在地上捡散了的果盒呢。"
那是2018年的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散发着热浪。程焕英蜷在柜台后,头晕得像要休克。货架上的商品东倒西歪,地上散落着几个空纸箱,药味混着霉味在小店里打转。突然门帘一掀,带着生机进来个穿短袖的年轻人:"程大娘,我是黄集市场部的杨国胜,来看看您,您怎么了"。边说边急忙把程焕英扶坐在椅子,并从包内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血压仪,细心地给她量血压。量完血压后,他急忙说:程大娘您的血压有些高,需要吃降压药。”“我的降压药已经吃完了”,听完此话,杨国胜急忙奔向药房给程焕英买来降压药。气喘吁吁地说:“程大娘您平时吃的是这种药吗?”程焕英看了一眼药瓶点了一下头,有气无力说“是的”。吃完药后,程焕英恢复了平静。见她有了好转,杨国胜松了口气说:“程大娘您要注意身体,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边说边帮助程焕英整理货架,货架整理好后他才发现已到中午,赶忙向程焕英道别。
( 杨国胜(右)细心为老年零售商户程焕英
从那天起,每周杨国胜都会去程焕英店内探望程大娘,一守就是五年。每次,他像自家人似的熟门熟路。他进了程焕英的店内就向她问寒问暖。"大娘,这两天降温,您多添件衣裳";再走到货架柜台前把每件商品用抹布擦一遍,按照商品类别分区摆放整齐。换价签时特意把字写得老大,"程大娘您眼神儿不好,我用记号笔描粗些";连柜台底下积的灰,都拿旧牙刷一点点刷干净。
杨国胜的帮扶,从来不是忽至忽散的春风。他自从将程大娘这样的老年零售户郑重地放在心上,每周雷打不动地前来探看。除了嘘寒问暖,经常为店内货架各类商品换价签、整理商品,打扫小店卫生。杨国胜的关怀,细致如丝线,密密织进老人生活的经纬。一次程大娘头疼发烧,他立刻放下手头事,用自己的车把老人送往医院,看完病又送回家,自己默默在店里守了大半天。老人哽咽道:“小杨啊,你比亲儿子还贴心!”他腼腆地笑了笑:“大娘,服务不是买卖,是心换心。”——他倾注的,正是超越职业范畴的赤子之心,温暖了老人孤寂的暮年时光。
杨国胜的目光,总先一步落在老人看不见的难处上。每年雨季来临前,他必定会提前出现在程大娘等老年零售商户的店里,仔细检查店内各类商品是否防潮到位,屋顶有无漏雨之忧,并手把手传授防霉技巧。那些及时送来的防潮剂,犹如无声的伞,为小店和老人们的生活撑起了一片晴空。
(图为:杨国胜为老年零售户程焕英擦拭商品灰层)
去年程焕英身体不适无法进货,他得知后立即联系供应商把货送到店里,帮助程焕英一件件整理上架。望着他忙碌的身影,程焕英再次热泪盈眶。杨国胜更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凭借经验为小店经营出谋划策,调整商品布局,增加适合附近老年人和居民需求的品类。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手把手教程大娘使用电子订货系统。老人年纪大学得慢,他不厌其烦,一遍遍演示操作,如同教孩子描红写字般耐心细致,直到老人指尖笨拙的摸索最终化为熟练的点击。
五载春秋流转,在杨国胜细致入微的浇灌下,程焕英的小店重焕生机:“转角旺超市”在杨国胜建议更换后的店招更加引人注目, 商品陈列有序,分区管理,生意日渐红火,店内盈利不断得到大幅度提升,顾客络绎不绝。这小小的店铺,终于从愁云惨淡的困局中焕然新生,成了老人晚年安稳的坚实依靠。
杨国胜这座暖心桥,不仅连接了程焕英的方寸小店,更以其宽厚温暖了整片湖北襄阳襄州黄集镇市场的老年零售商户群体。他常常逐户走访,了解困难,倾囊相授经营之道。在他的带动下,这片老年零售商户的经营能力如春笋拔节,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 杨国胜(左)带领服务队为老年零售商户程焕英清理店铺卫生)
杨国胜以行动无声注解着对零售商户的责任与深情,将自己化作了老年商户心中不灭的“暖心桥梁”。他朴素的话语里有最深的火种:“服务不只是工作,更是温暖的传递。”这传递的薪火,已然燎原:在湖北襄阳襄州黄集市场,曾经愁眉紧锁的老人们,如今脸上绽开了舒展的笑容;杨国胜带来的不仅是一间商铺的转机,更是在市场角落悄然播撒的一种互助相守的生存信念——它映照了一群被时代边缘遗忘的苍老面孔,也映亮了那朴素而深刻的真理:真正的服务,是心照亮心,是桥连接情。
在数字浪潮与岁月风霜的双重冲刷之下,杨国胜的服务用双手填平了沟壑,用真心捂暖了寒凉。他俯身擦拭的何止是货架?那是为苍老生命拂去寂寞浮尘;他耐心教会老人的岂止是商品管理和订货?那是为摇摇欲坠的晚舟递来一支可靠的桨。这世界有无数人默默修补着生活的缝隙,杨国胜所做的,不过是为那些几乎被喧嚣淹没的角落,稳稳地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的宽度不起眼,却很长很长,足以让沉滞的暮色缓缓流动,让“心换心”的暖流,在苍老与青春之间,无声汇成一架连接彼此的暖心桥梁。(湖北襄阳襄州 王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