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绝非简单的“处理”,而是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将畜禽粪便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过程,主要包含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高值化利用等技术路径。我县目前主要运用的是肥料化利用,通过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密闭反应器处理等技术,将粪污转化为安全、稳定、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有机肥料或基质(如固体粪肥、沼渣、液体肥)。这是目前最主流、生态效益最直接的方式。
2019年武陟县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将全县所有规模养殖场纳入到项目中,并建成年产400万立方的大型沼气发酵罐和年产8万吨的有机肥,实现年处理 40 万头猪当量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有效解决了全县畜禽粪污问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粪污资源化只是起始,并非终点,其精髓在于将处理后的产物(有机肥、沼液等)科学精准地返还农田,替代部分化肥,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模式。
目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已在全国多地实践推广,而且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
1、环境改善:有效减少粪污直排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2、土壤提升:耕地地力稳步回升,土壤生态功能恢复。
3、产品提质: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口感,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
4、效益增加:降低种植户肥料成本,增加养殖场粪污处理收益,实现“双赢”。
我县2022年开始参与河南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充分发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优势,与该项目紧密结合,减少畜禽粪污污染的同时,实现了就近就地消纳,改善了土壤,减少了化肥依赖,也扶持了一批本地有机肥企业的发展。而就目前我县的实际情况,中小养殖场(户)粪污利用还未完全利用起来,畜禽粪污资源化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亟待开发。
持续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种养循环,是破解农业污染困局、守护绿水青山、保障粮食安全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必由之路。它要求政策精准引导、技术创新支撑、标准规范完善,更需要广大种植户与养殖场紧密协作。当“污染源”真正转化为滋养土地的“营养源”,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便清晰呈现,为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根基。(武陟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 李智华 李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