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了《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报告覆盖金融、制造、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调研样本700家企业,涵盖不同营收规模与AI投入,全面呈现企业在真实场景下的模型选型、调用路径及部署策略,洞察大模型演进逻辑与发展趋势。
在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背景下,大模型正形成“开源与闭源并行发展”的双轨格局。开源模型凭借算力性价比、系统集成灵活性及透明可验等优势,正成为企业实现低成本落地与自主可控的核心路径;闭源模型则依托稳定性能、商业闭环和集中优化,在高可靠性和服务闭环场景中保持优势。随着DeepSeek、Qwen等代表性开源模型的崛起,产业生态正加速走向开放共生,企业在模型选型中也逐渐将“开源化”纳入核心战略考量。
01大模型演进趋势正呈现出“开源为主流、参数趋轻量、应用更普及”的方向
开源大模型正快速重塑产业格局。预计未来超八成企业在智能化建设中将采用开源大模型,开源生态将成为技术普及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02大模型市场日均调用量呈现出爆发式放量态势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市场日均调用量超过10万亿tokens,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约363%,呈现爆发式放量。
调用激增标志着大模型正走出试点期,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大模型已成为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同时推动产业链在算力供给、数据治理、应用开发与服务交付环节加速重构,由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演进。
中国企业大模型市场日均调用量 沙利文供图
03开源模型成为大模型企业级市场新一轮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当前市场仍以闭源模型为主流部署模式,2025年H1闭源模型占56%,开源占44%。但未来新增调用意向中开源达70%,闭源30%。意味着市场正从“闭源试点”向“开源为主、闭源为辅”的混合架构演进,企业将形成“开源为基座、闭源做增益”模式。
开源/闭源大模型调用分布及未来调用趋势 沙利文供图
04在企业级应用场景中,“业务价值”是开闭源模型选型的核心出发点
企业选型始终以“业务价值”为导向。闭源模型优势在于“省心可靠”,凭借稳定性能、成熟生态及快速迭代,占据主流市场。开源模型则提供“自主可控”,支持深度定制化,将模型与企业数据、业务逻辑融合,保障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使训练成果固化为企业专有数字资产。
开源与闭源的选择驱动因素 沙利文供图
05互联网与金融行业成为大模型应用最活跃的核心场景,合计占比超90%
大模型调用呈现互联网金融高并发与传统行业低频共存的新格局:互联网占72%,依赖内容生成与智能交互,形成低延迟、高并发模式;金融调用量次之,但因合规推理和可解释性要求高,呈低频高值特征;制造、汽车、交通等行业多采用嵌入式或阶段性调用,强调本地部署与私域定制,体现“低频高值”。
企业级大模型调用量行业分布 沙利文供图
06“问答增强”成为当前大模型应用的核心场景,占比达32%
大模型商业应用聚焦“提质增效”,核心场景主要为问答增强、文档处理、代码辅助、智能客服与营销内容创作等,其中“问答增强”占比最高(32%),包含了企业面向外部终端客户和内部工作者,提供的基于搜索和知识库的增强问答服务。
大模型核心业务场景占比 沙利文供图
07多元厂商加速落地,塑造中国大模型的新生态
在企业智能化加速演进的关键阶段,阿里云、火山引擎、DeepSeek等企业,凭借持续迭代的技术体系、多元化的模型供给与场景适配能力,正成为企业级大模型调用的核心引擎。
随着开源生态繁荣与调用模式多样化,中国大模型产业正加速完成从“技术驱动”到“应用牵引”的转变,步入规模化普及阶段。多元厂商在竞合与协同中推动产业落地,形成开放、稳健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