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东去浪奔涌,法治阳光照城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中,安徽省和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和县烟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将“八五”普法规划深度融入企业管理中,用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法治力量护航市场秩序,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行动自觉,更化作广大卷烟零售户的经营准则。这场始于纸面、践于足下的法治实践,正悄然谱写着县域卷烟市场的和谐乐章。
高位谋划布棋局 构建普法责任新体系
走进和县烟草办公楼的一楼大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解读宣传栏格外醒目,法治文化展板上,图文并茂地诠释着涉烟法律法规要点。这方寸之间的视觉冲击,折射出该县局对“八五”普法工作的高度重视。自“八五”普法启动伊始,县局党组便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和县烟草专卖局“八五”普法实施方案》,细化年度任务清单,构建起“党组统筹、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我们坚持把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该县局主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全年组织专题学法6次,开展法治讲堂4场,推动“关键少数”带头尊崇法治、捍卫法治。针对基层一线执法人员,该县局推出“直播学法”“案例研讨”“模拟执法场景”等学习方式,累计开展执法实务培训8期,参训人员覆盖率达100%,有效提升了一线人员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
精准滴灌润心田 打造普法宣传新矩阵
暮春时节,行走在和县乡间小路,随处可见佩戴红袖标的“徽映志愿者”穿梭于农网终端。他们手持精心编制的《零售户权益保障手册》,用当地方言向老年商户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他们蹲坐在农家小院,结合真实案例剖析非法经营卷烟的法律后果。这种“零距离”的普法场景,正是该县局针对不同群体实施精准普法的生动缩影。
面对辖区零售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现状,和县烟草推出“分层分类+个性定制”普法模式:对城区连锁超市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助其筑牢品牌保护屏障;为农村食杂店量身定制防诈骗指南,揭露假币调包、低价收购囤积等常见陷阱;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守护‘未’来·健康成长”等普法进校园活动,通过现场说法、情景剧表演等形式,从源头预防教育,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田。“八五”普法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4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惠及群众超8000人次。
数字化赋能则为普法工作插上腾飞翅膀。依托企业微信、“马烟馨语”公众号等平台,上线“普法微课堂”模块,推送动画短视频、法律知识问答等趣味内容;建立零售户微信群,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解析,实时解答法律咨询。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普法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执剑护法显威力 彰显普法实效新作为
法治的生命在于实施,权威源自践行。和县烟草始终秉持“谁执法谁普法”理念,将每一次执法行动都当作生动的普法课堂。在市场检查中,对各类违法经营案件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既严格依照程序扣押涉案物品,又耐心向当事人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促使当事人认识到违法经营的“高成本”,承诺要做到规范、诚信经营。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网络售假新型违法形态,和县烟草联合当地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等多部门开展“净网行动”。办案期间,执法人员全程录像取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执法,同时,在现场开展普法宣传,让案件现场变成普法公开课,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统计显示,“八五”普法以来,全县涉烟行政诉讼案件保持零发生,行政复议纠错率为零。
春风化雨结硕果 培育守法诚信新风尚
法治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社会环境的改善上。如今走进大街小巷里的零售终端店堂内,统一规范的“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等标语格外醒目;过去屡禁不止的窜货现象大幅减少,卷烟市场秩序更加稳定;越来越多的零售户表示,要自觉抵制各类违法经营行为。
更令人欣喜的是,法治观念已深深融入企业文化血脉。员工们在客户服务中发现可疑线索主动上报,客户经理定期回访收集意见建议,普法志愿者现身说法……每个人既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正如专卖稽查员夏伟所说:“在守护好法律尊严的同时,更要当好法治精神的传播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和县烟草的“八五”普法之路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既有浓墨重彩的制度设计,也有细致入微的实践笔触。从机关到基层,从干部到群众,法治信仰如同种子般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下一步,和县烟草将继续高擎法治旗帜,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行走在依法治企的道路上,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