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而文化恰恰是乡村振兴根魂所系。常熟作为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村村都藏着悠久的历史。各村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弘扬乡风乡韵,拓展致富道路。近年来,碧溪街道党工委以固本强基为根本,积极推动党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探索出一条“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路子,把党管农村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位于常熟市碧溪街道南面的溪南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全村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以发展特色乡村研学游为重点,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高水平优化乡村治理,高品质增进民生福祉,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具有溪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筑牢安全防线,体验身临其境
在常熟交警大队的指导和参与下,溪南村建起了“常熟市青少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为溪南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结合碧溪街道创建全省交通安全示范镇、溪南村创建交通安全示范村进行整体打造。基地寓教于乐,重在参与,在体验区里可以观看警示教育短片,设有警示教育室和VR体验室,参观者可以佩戴VR眼镜进行真实模拟实战,VR逃生体验装置可以模拟体验落水逃生,还可以体验起火事故现场逃生。户外实践区有卡丁车,可以在真实的道路上行驶,身临其境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体验车辆侧翻VR装置。(龚李琪 供图)
二、头雁领读发展路,党建赋能振乡村
“秀美溪南似故里,归园田居慢生活”。溪南村位于碧溪镇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溪南村以创建千村美居为契机,依托原生态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着力打造溪南品牌农副产品、网红乡村休闲观光点位、溪南文化创意产业。溪南村党委书记施仲辉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工作实践,重点围绕农业品牌打造、村民共同致富、千村美居建设、农宅翻建、乡贤文化建设、农村喜宴中心建设等议题,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探讨。
图为村书记在讲述当地发展实践和党建经验。(龚李琪 供图)
三、探秘上鹞灯非遗,赓续文化薪火传
碧溪上鹞灯是当地的非遗文化精粹。团队走进溪南村的碧溪上鹞灯非遗馆,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示和生动的讲解,深入了解碧溪上鹞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图为工作人员带领团队参观上鹞灯非遗馆。(龚李琪 供图)
四、校地携手绘新景,文旅融合促振兴
最后,实践团代表江苏大学与溪南村进行了“江苏大学聚力乡村振兴谱新篇,溪南村深耕文旅蕴活力”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村校实践基地共建是村校深度合作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式,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拓宽思路,以实践的方式画好村校“同心圆”,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凝聚共识。(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龚李琪)
图为江苏大学与溪南村实践基地签约仪式。(龚李琪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