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悄然推开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教室的窗棂,一场酝酿于指尖的科学奇遇,正缓缓唤醒沉睡的好奇。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洮茶润梦”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的目光交汇,如光的触角,共同探向奇妙世界的门扉。
晨曦透过窗棂洒进实验室,一场奇妙的化学魔法在指尖悄然流转。志愿者们俯身与孩子们的小手相握,共同开启探索之旅。淀粉在清水中缓缓舒展,VC 泡腾片轻落油水层叠的杯中,“非牛顿流体” 的神秘触感与 “海底火山” 的冒泡奇观次第上演。
实验中难免遇到阻碍:当孩子们不清楚实验步骤,志愿者们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做实验。“别急,我们再试一次”,温柔的话语驱散所有慌张。当气泡冲破油层喷涌而上,孩子们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老师,我还想再上化学课!” 稚嫩的呼声此起彼伏。那些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奥秘,在志愿者掌心的温度与耐心引导中,化作生动的体验,让化学的魅力在协作中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间。
(图为趣味化学实验课)
(图为小朋友成果展示)
(图为“火山喷发实验”)
午后的阳光洒满活动室,一场充满魔力的物理探索正在上演。气球与发丝轻触摩擦,瞬间唤醒静电的奇妙力量,细碎纸屑随之轻盈飞舞,孩子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当带电气球缓缓靠近水流,那原本笔直的水流竟乖巧地弯折方向,引得阵阵惊叹。
(图为物理实验课)
探索光线的旅程中,志愿者们化身温暖的引路人。他们或俯身轻护在孩子肩头,或半跪在地调整透镜角度,指尖的细微修正里藏着满满的耐心。“再试一次,你离真相更近了”,轻声的鼓励如春风拂面。
(图为小朋友们动手实验)
那些关于摩擦起电、静电引力的科学原理,没有生硬的讲解,却在志愿者的陪伴与引导中,如涓涓细流般浸润孩子们的心田,让物理的奇妙在协作中绽放出最生动的光彩。
(图为志愿者引导小朋友进行光的折射实验)
夕阳西斜,指尖残留着实验的余温,清澈的眼眸里跃动着发现的光芒。每一次深奥原理化作惊叹的瞬间,每一次默契协作催生的由衷笑容,都是志愿者以巧心妙手点燃的科学薪火。这薪火,与孩子们心中纯粹而炽热的求知欲相遇、交融、共燃。它不仅照亮了这间偏远的乡野课堂,更在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的生命画卷上,烙印下一段温暖而闪亮的印记——那是好奇被点亮的喜悦,是动手探索的乐趣,更是科学之光,在彼此心间播下探问世界的种子,在未来的岁月里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