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智慧安全“三把锁”锁紧11年“零事故”平安线

2025-08-25 10:05:5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清晨六点,当仓库屋顶镀上第一缕金辉时,送货员曹师傅绕着配送车,已仔仔细细检查完第三圈,手机里“三检”清单上的勾,一个不落,满满当当。不远处,安全员老王正举着手机,对准消防栓上的二维码“嘀

清晨六点,当仓库屋顶镀上第一缕金辉时,送货员曹师傅绕着配送车,已仔仔细细检查完第三圈,手机里“三检”清单上的勾,一个不落,满满当当。不远处,安全员老王正举着手机,对准消防栓上的二维码“嘀”一声扫描,屏幕上弹出的“上周水压异常”记录,像一位无声的监督员,提醒着每一次看似重复的核检都至关重要。车间里,张师傅正在逐台设备扫码“打卡”……从仓库到车间,从室外到室内,这些日复一日的晨光剪影,不仅是安全管理的基石,更铺就了一条现代化进阶之路——安徽宿州烟草以“科技赋能、制度筑基、文化育人”为核心,打造智慧安全管控新模式,连续11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用扎实的行动,刻画出烟草企业安全管理现代化转型的“宿州范本”。

图为宿州烟草标准化智慧控制中心

“科技锁”装上“智慧眼”,风险隐患无处遁形

“皖L......驾驶员请注意,您已连续驾驶4小时,请立即停车休息!”宿州烟草车辆监控中心大屏上,一辆送货车的图标骤然闪烁红光,系统语音告警瞬间穿透驾驶室的宁静。值班员指尖轻点,车辆内外的实时画面、驾驶员稍显疲惫的神情,立刻清晰呈现——这便是宿州烟草“1+3+N”智慧安全管控平台的“火眼金睛”。

图为“生产安全智慧化平台”

这套集成12类子系统的“超级大脑”,为企业装上了感知风险的“千里眼”与“顺风耳”。防盗领域,500余台高清摄像机织就一张覆盖“市-县-管理所”的天网,深夜仓库周界稍有风吹草动,系统瞬间弹窗预警,值班员手机一点,现场尽收眼底;消防环节,智能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心意相通”,火情初露端倪,热成像镜头秒级锁定火点,应急响应快如闪电;车辆管理上,北斗精准定位与AI行为分析双剑合璧,去年以来,精准揪出疲劳驾驶、接打电话等危险苗头200余次。

图为安全管理员查看智慧系统监测实时数据

细微之处同样滴水不漏:食堂后厨,燃气探头24小时“站岗”,浓度超标瞬间“断气”;配电房内,红外摄像机像敏锐的“温度计”,1℃的异常波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电动车充电区,智能监测装置稳稳坐镇,彻底告别“过充起火”的噩梦。这把“科技锁”,让安全管理从“亡羊补牢”转向了“未雨绸缪”,从“跟着感觉走”跃升为“数据说了算”。

“制度锁”拧紧“责任链”,安全规程落地生根

图为电工模拟演练

“停电、验电、放电——少一步都不行!”五月的电工证考场上,空气仿佛凝固。安全员代涛紧握导线的手纹丝不动,沉稳有力,唯有额角滚落的汗珠泄露着紧张。这场淘汰率超15%的“硬核”考核,是技能的较量,更是安全意识的淬炼——在宿州烟草,“特种作业100%持证上岗”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血脉的“铁律”。

“轮胎缝里卡个小石子也得抠干净——别嫌烦,制度白纸黑字写着呢,‘出车必做项’!”车辆管理员蔡师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制度的真谛。安全制度在这里,绝非纸面文章,而是刻进日常的“硬杠杠”。驾驶员出车前,“三检”清单上油路、电路、轮胎,项项必查,勾勾必打,数据同步“飞”入系统;食堂采购验收,“三证”缺一不可,蔬菜的“体检报告”(农药残留检测)必须存档待查;面对夏季高发的风险,“五道防线”制度条分缕析,“防御性驾驶”成了驾驶员的口头禅,防汛物资储备清单与《风险分布图》让责任田清晰可辨。从特种作业的严苛门槛,到日常操作的逐项“打卡”,再到系统性风险的层层布防,这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锁”,将安全责任牢牢铆定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分毫不差。

“人心锁”激活“源动力”,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

“张姐,快看你桌下那个插线板,歪了!插头松着,小心打火!”午休时的办公室里,这样的善意提醒像春风拂过,自然又温暖。

今年安全生产月,“身边隐患随手拍”活动如火如荼,员工手机镜头化身“安全探头”,127张隐患照片瞬间汇集——小到松动的插座、挡道的杂物,大到磨损的消防水带、模糊的警示标识,每一帧都闪耀着“人人讲安全、人人护安全”的自觉光芒。

图为心肺复苏模拟演练

安全文化的种子,早已在一次次“沉浸式”的浇灌中生根发芽。红十字会应急培训的课堂上,学员们神情专注,一遍遍在模拟人胸膛上按压、吹气,直至动作精准到位,120余名员工最终骄傲地捧回了《救护员证》;夏日里的内保特训场上,队员们挥汗如雨,消防水带甩开、连接、出水,“扑救—警戒—善后”全流程一气呵成,5分钟限时挑战下,汗水浸透的衣衫拧得出水。食堂老王师傅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特别的“作品”:冰箱里,小份食材如士兵列队般整齐码放,每一份都贴着醒目的制作日期和保质标签。“48小时留样制度?嘿,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摆得规规矩矩!”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当冷冰冰的条款内化为举手投足的习惯,当“要我安全”的被动升华为“我要安全”的主动,当一句句提醒化作日常,一次次演练成为本能,“平安和谐宿烟,幸福快乐家园”的愿景,便真正融入了企业的血脉,成为全体成员共同守护的“安全基因”。

行走在今日的宿州烟草,仓库里温湿度计指针稳稳停在25℃,监控大屏上车辆轨迹平稳流动,食堂冰箱中留样食材标签清晰如昨。科技的神经、制度的筋骨、文化的血脉,如同三条坚韧而灵动的丝线,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无声地交织、延展,最终编织成一张守护平安与幸福的隐形巨网。这,正是11年“零事故”奇迹背后,最动人的“宿州密码”——安全,已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自觉。作者:吕成龙 王晨 周洁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