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娃哈哈“禾下之约”公益送水行动,水至田间,关怀润人心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各地劳动人民的辛苦耕耘。其中,有一批耕耘者尤为值得关注,他们就是双抢稻民。稻农们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抢收早稻、抢种晚稻。双抢也因其高温、高湿、高强度,被称为“一场田野上的极限运动”。
娃哈哈作为国民品牌,洞察到这一“双抢困境”,主动展现品牌担当。娃哈哈慈善基金会联合全国五个基金会(安徽省江淮慈善基金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益阳市慈善总会、长沙市慈善总会、江西省慈善总会),将831600瓶纯净水送到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等双季稻产区,送水范围覆盖超过340个城镇,与稻民共赴“禾下之约”。
(娃哈哈将水送至慈善基金会)
让水直达田间,从一瓶纯净水开始改善稻民的劳作条件,让为双抢流汗劳作的稻民有一口干净的水喝,为辛苦耕耘者撑起一把“清凉伞”。这份以水为媒的关怀,传递着对每一位劳动者的深切敬意,也呼应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美好愿景与品牌“合润共生”的自然理念。
② 不止是公益行动,更是娃哈哈新品牌理念的诠释
娃哈哈品牌TVC《一场田野上的极限运动》与品牌海报#稻田上的汗水哲学#同步释出,记录双抢稻民在田间劳作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不只是一条娃哈哈公益行动的宣传片,更是双抢精神的传递。
(#稻田上的汗水哲学#系列海报)
时代在改变,双抢这项延续千年的农业传统,已经演变为我国朴素的农业精神文化:常常劳作,期望收获,这不只是土地上农人的耕耘精神,也是娃哈哈企业精神的一部分。
《一场田野上的极限运动》视频截图
此外,娃哈哈还借本次“禾下之约”公益送水行动,向外官宣品牌理念升级,以“自然之味,合润共生”作为品牌理念2.0,将可持续作为品牌发展理念,开启品牌ESG营销新篇章。
③ 娃哈哈公益送水走过二十多年,不断深化品牌ESG营销
“禾下之约”并非娃哈哈公益之路的起点。事实上,娃哈哈关注一线劳动者、尤其是农耕群体的饮水需求,已默默坚持了二十余年。这份送水公益,早已融入品牌基因,成为品牌理念的一部分,助力娃哈哈开启ESG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