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声动万安 青春助力振兴——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赴赣开展推普助农实践活动

2025-08-22 16:47:4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为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8月上旬,安徽工业大学“推普赋能·红韵兴乡”国家级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开展多层次推普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一老一小”、产业群体与基层干

为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8月上旬,安徽工业大学“推普赋能·红韵兴乡”国家级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开展多层次推普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一老一小”、产业群体与基层干部,以语言为纽带,深入社区、地方企业、田间地头,探索推普助力文化凝聚、产业发展、代际沟通的新路径。

深度调研:足迹丈量探寻推普成效

在万安县芙蓉镇、罗塘乡等地区,实践队通过问卷调研与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居民普通话使用现状,进行推普宣传。一周的时间里,累计发放问卷60余份、推普宣传手册200余份,完成访谈50余人次,覆盖多个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居民对普通话的认知、使用频率、学习意愿及困难等方面。在芙蓉镇崇文社区,社区干部表示近年来,地方普通话的推广成效逐渐向好,居民群众普通话交流的意识逐渐增强,其中,青年儿童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较好,基本能够做到听得懂,说的清,但在部分乡镇仍存在薄弱现象。

图为实践队员面向当地的外卖小哥开展问卷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在芙蓉镇崇文社区委员会门前合影

情暖“银龄”:红歌传情激活桑榆新声

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实践团队重点面向”一老一小”人群,走进地方养老中心与儿童之家,结合红色沃土的革命历史,将普通话推广宣传与文化传扬相结合。在恒祥源养老院,队员杜元元结合图文视频,剖析普通话在就医、出行中的关键作用。“听新闻不再隔层纱,能听得懂了,生活也丰富了!”张奶奶的话语道出普通话的普及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创新设计“方言转译”互动,82岁王爷爷成功将“日头”转为“太阳”,乐得合不拢嘴,“方言是根,普通话是桥”。

红歌教唱将活动推向高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旋律中,乡音浓重的跟唱渐变为洪亮整齐的普通话合唱。八旬陈爷爷动情道:“老调新词,唱出时代新鲜味!”经典旋律不仅唤醒红色记忆,更成为鲜活的语言课堂。

图为实践队员在养老中心与老人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老人学唱红歌

筑梦“青苗”:七彩课堂播撒文化种子

在翡翠城等社区,实践队面向儿童群体,打造“推普+文化+安全”七彩课堂。趣味识字游戏、情景对话、绕口令竞赛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发音技巧;“少年智则国智……”队员们以普通话拆解《少年中国说》的词句,七岁张同学昂首朗诵,“用普通话读梁启超的话语,特别自豪!”亲子红歌共唱,更让家国情怀随标准语音流淌心间。

针对暑期安全风险,团队通过情景模拟与儿歌,与孩子们共同学说安全贯口。在交流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安全技能,更提升了普通话应用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既强化了儿童安全意识,又巩固了普通话学习成果。

图为实践队员面向儿童讲授普通话推广宣传相关知识

直播热潮:语言架桥共绘振兴图景

为延伸推普服务链,实践队走进罗塘特色农业一线,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在果蔬种植大户的果园里,果农坦言:“技术培训资料多是普通话,我们也想提高种植技术,更想搭上电商直播的快车将我们的产品外销。”

实践期间,实践队联合共青团吉安市委、共青团万安县委、中国邮政吉安分公司,参与“青春助农”直播。队员们化身“推普主播”,用流利普通话讲解特产风味、富硒米营养价值,邮政物流同步保障“山货出山”。直播活动累计吸引线上观看人数近300人次,累计观近1000次,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与地方直播助农活动

从养老院的银发课堂、社区的童声朗朗,到商户的迫切诉求、田野的直播热潮,实践队跨越千里,以普通话为纽带,串起代际交流、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脉络。实践队员杜元元深有感触:“语言是乡村振兴的‘软基建’。我们将持续深化推普,让国家通用文字成为乡亲们拥抱时代、联通世界的坚实桥梁。”

一周的躬身实践,青年学子们以语言之力在红色沃土上体悟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字正腔圆间,乡村振兴的青春和声正嘹亮响起。(杜元元)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