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七点的物流车间,机器尚未启动的间隙里,唐述文正用手电筒照着冷膜包装机的齿轮仔细检查。这是其他机修人员赴黄山参加技能鉴定的第八天 —— 这样独自扛起设备运维重担的十天,不是突发的应急,而是这位扎根一线的 “物流医生” 日常的缩影。在蚌埠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的车间里,唐述文用沾满油污的双手,把 “坚守” 二字刻进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里,让 “创新” 二字融进每一次设备的运转中。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的实干者
技能鉴定备考期间,唐述文的时间被高效分配,白天清晨到岗,开启抢修设备忙碌的一天,夜晚家人休息后,他还在灯下学习备考技能鉴定。
“不是不觉得累,是知道设备离不了人。” 他总这样说。这种把工作当责任、把责任当使命的觉悟,让他在机修人员缺员期间,保障了分拣设备高效运转,确保分拣任务顺利完成。
岗位建功,设备稳定的守护者
在同事眼里,唐述文有双 “透视眼”。在行业二维码应用、冷膜包装机、自动码盘机等关键设备的技改与日常运维中,他多次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办法,协同技术部其他成员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薄膜张力不均、分拣线扫码成功率不足,码盘故障率高等难题。多年来,经他手改造的设备部件众多,处理过的故障不计其数,物流中心设备综合效率稳步提升,背后是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维修日志。
创新不止,技术突破的探索者
“老唐的创新,都长在车间的痛点上。” 物流中心技术部主任李浩说。曾有一段时间,激光划箱机开箱失败频繁停机,他带着团队开创性的通过增加划箱机的刀片数,将单层刀片改进为三层刀片,激光划箱机开箱率基本实现100%,这个小改造成本不高,却让设备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这种 “问题导向” 的创新思维,让他的成果始终贴着生产实际:参与改进的 “研祥打码工控机” 通过搭建吸收电路、穿管保护、建立清扫标准等措施,打码工控机报警次数由日均82次下降到日均8次,获得全省系统QC成果一等奖;设计的 “包装机自动启停装置” 成功消除160℃空转隐患,火灾风险清零,年节电效益显著;参与的 “自动拆盘机整托盘拆盘改造” 获 1 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创新,累计为物流中心节省成本超 50 万元。
双重担当,平凡岗位的奋斗者
面对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责任,他始终尽力兼顾,从未因家庭事务影响工作进度。
同事们常说 “有老唐在,我们放心”,这位平凡的机修工用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如今,唐述文依然每天很早就到了车间,那些被他摩挲得发亮的扳手、已经破损的工具包、记着一条条故障处置方案的笔记本,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真正的光芒,从来都绽放在脚踏实地的土壤里,生长于永不褪色的信念中。(黄书剑 叶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