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景”铺就绿色底色

2025-08-07 11:20:0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大忙采烤季,山东潍坊诸城烟区的田垄间,连片的烟叶舒展着翡翠般的浓绿的叶片。一片片初采的烟叶带着晨露的清新,被送往一座座现代化烤房——这绿色的希望将在精准调控的“车间”里,淬火成金,

 大忙采烤季,山东潍坊诸城烟区的田垄间,连片的烟叶舒展着翡翠般的浓绿的叶片。一片片初采的烟叶带着晨露的清新,被送往一座座现代化烤房——这绿色的希望将在精准调控的“车间”里,淬火成金,开启它的生态价值升华之旅。

近年来,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山东潍坊诸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场景绿色化烟叶生产变革,系统性地将“绿色”基因注入从田间耕作到能源烘烤,从植保防控到产业循环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环节,让绿色成为烟区发展最厚重的底色,为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烤房里的绿色蝶变

凌晨四点,贾悦镇沈家坡子村烟农王乃花的生物质烤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烟叶在烤房内层层叠叠,燃料仓里的秸秆压块通过自动进料系统缓缓进入燃烧室。“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生物质烤房,自家的烤烟、玉米秸秆就能当燃料,与烧煤比起来干净又省钱!”王乃花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尽是满足。

图为:生物质烤房烤出的烟叶“炉炉黄”

当前正值烟叶采烤季,绿色烘烤作为全场景绿色化生产的重要一环,正以蓬勃之势改变着传统烘烤的面貌。近年来,诸城市局(分公司)精准聚焦烘烤环节节能减排需求,将生物质燃料烤房与电能烤房作为主推方向,同步发力空气能、碳晶板等创新烤房技术攻关,以清洁能源替代与智能温控升级双轮驱动,全力实现烘烤过程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生物质燃料烤房的“智慧”体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上。诸城市局(分公司)组建技术团队,针对不同生物质燃料特性改良燃烧装置,研发出适配秸秆、木屑的专用炉具,大幅提升了热转化率;同步建立秸秆回收加工点,集中收集田间秸秆、枝条等废弃物,经粉碎压缩后统一供给烤房,既让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了污染,又保障了烤房燃料稳定供应,降低了烟农成本。“这些经过压缩处理后的秸秆,燃烧效率提高了50%以上,烤出的烟叶色泽更加鲜亮。”诸城市局(分公司)马庄烟站技术员李涛介绍说。

烟区大力推广的电能烤房则真正实现了烟叶烘烤的零排放。诸城市局(分公司)引入空气源热泵技术与碳晶电热技术,结合烟叶烘烤特性设计专用设备,通过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让电能高效转化为热能。这些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的新型烤房不仅实现烘烤全程无任何污染物排放,更因温度控制精准,进一步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的稳定性。

随着生物质燃料的高效利用与电能烘烤的零排放实践的落地,一座座现代化烤房已然成为传统烘烤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支点,也让烟农在实实在在的改变中尝到了甜头。

田野间的生态密码

清晨的薄雾下,林家村烟站技术员孙栋梁正在林家村镇炭井村的烟田里忙着烟田放蜂作业。“这些小小的蜂儿是蚜虫的天敌,烟田挂上蜂卡基本就不用打农药了,既环保又省钱。”孙栋梁一边挂蜂卡,一边介绍着生物防治的好处。

图为:无人机高效喷施生物农药

绿色生产技术是全场景绿色化生产的核心支撑。近年来,诸城市局(分公司)围绕土、肥、水、药等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和绿色防控等技术,让烟田在生态友好的模式下焕发出旺盛的生机。

土壤保育是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重要起点。诸城市局(分公司)把有机肥增施作为改良土壤的关键抓手,按土壤需求精准撒施大豆饼肥、牛粪等优质有机肥料,既减少化肥依赖,又让土壤肥力稳步提升;针对部分烟田土壤酸化问题,推广施用生石灰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配套推广富含腐殖酸与有益微生物的土壤改良剂,让烟田土壤更具“活力”,为烟叶生长提供了肥沃的“温床”。

水肥管理的高效化是田间绿色生产的下一个发力点。在诸城烟区,全面铺开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智能滴灌设备将水分和养分直接、均匀地输送到烟株根部,实现了水肥同步管理和精准调控,在保障烟株健壮生长的同时,达成了显著的节水减肥目标。“以前浇水施肥都是大水漫灌,浪费不少。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把水和肥精准送到每一棵烟株的根部。”诸城市局(分公司)洛庄烟站技术员刘钟说。

而绿色高效植保则为烟叶绿色健康筑起了关键屏障。除了孙栋梁操作的天敌昆虫防治外,诸城市局(分公司)还推广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搭配生物农药科学施用,构建起“生物+物理”的立体防控体系,不仅从源头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还大幅降低了烟叶病虫害发生率,有效保障了烟叶的绿色品质。

在诸城烟区,从土壤到叶片,从水源到肥料,绿色生产技术像一张无形的网,既守护着烟田的生态平衡,也滋养着烟农的增收希望。

产业链的循环交响

近日,在百尺河镇王家朱村烟田里,烟农孙志浩带着工人穿梭在烟田里,忙着采摘待烤的鲜烟叶。“你看这烟株,茎秆粗、叶片厚,多亏了这油菜秸秆还田当底肥!”孙志浩轻轻摩挲着刚摘下的烟叶说道。这片烟田以“烤烟+油菜”一年两熟种植,一改过去单一种烟的传统,让烟田在烟叶与油菜的交替生长中实现了资源循环,也让土地有了新的活力。

图为:收获油菜的同时耕作农田,准备种下新一轮烟叶

在诸城烟区,这样的循环场景并非个例。“粮烟油牧”循环农业模式已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成为全场景绿色化生产向纵深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诸城市局(分公司)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创新推广多元轮作模式,联动种植、加工、文旅等产业,构建起“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

循环农业的核心,在于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诸城市局(分公司)结合烟区气候与土壤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多种一年两熟模式。其中,“烤烟+牧草”是推广广泛且循环特征显著的模式。烟叶采收后种植黑麦草等牧草,收割后供应周边养殖场,为畜牧业提供稳定饲料来源;而养殖场的畜粪经腐熟处理后还田,又以天然有机肥持续提升烟田肥力,形成“烟-牧-肥-烟”的完整闭环。

“烤烟+油菜”一年两熟同样受到烟农们的模式。烟叶采烤结束后,烟田即刻种上油菜,冬季油菜覆盖地表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来年春天收割菜籽,秸秆粉碎还田,让烟田实现四季无缝衔接、土地高效利用。

循环农业的“交响”,更在产业融合中奏响多元乐章。在贾悦镇的油菜加工合作社,烟农们将收获的油菜籽送到这里,榨成清亮的菜籽油,广受市场欢迎。而每到春季油菜花开时,烟区烟田变身“金色花海”,单季接待游客超万人次,让烟农的“钱袋子”从田里延伸到田外。“以前种烟是‘单打独斗’,现在循环农业把种、养、加、游串成了线,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亩地能挣几份钱!”孙志浩笑意盈盈地说道。

如今,在诸城烟田的每一寸土地上,“全场景”绿色化生产已从理念生长为实景。这抹浸透在生产各环节的绿色,不仅让烟叶产业焕发可持续的生机,更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田垄间交融共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郑海峰 张成双)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