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大白马益行实践队赴太平村基层服务:探索旅游振兴新路径

2025-07-21 10:55:2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2025年7月2日,西南财经大学白马益行实践队奔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白河乡太平村,开展为期8天的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调研。在川西北旅游版图中,九寨沟凭借其梦幻水景享誉全球,而与之毗邻的太平村虽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

2025年7月2日,西南财经大学白马益行实践队奔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白河乡太平村,开展为期8天的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调研。

在川西北旅游版图中,九寨沟凭借其梦幻水景享誉全球,而与之毗邻的太平村虽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却因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系统宣传等因素,旅游业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白马益行小队奔赴太平村,为破解发展难题、探索乡村旅游振兴路径精准“把脉”。太平村的旅游产业尚处初创阶段,而当地特有的金丝猴资源,为其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独特优势,实践队此次调研,正致力于挖掘这一特色,助力太平村探索差异化旅游路径。

实践队踏入太平村,深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情况。在村里的小凉亭上,队员们与乘凉的村民亲切交谈,得知曾经的太平村,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维持生计,收入微薄。而随着九寨沟旅游的火热,太平村也尝试依托这一优势发展旅游,一些村民将自家房屋进行简单改造,做起了民宿生意,还有部分村民在周边的景区找到了工作,收入有所增加。

(图为村民在凉亭乘凉。马顾函 供图)

走访中,队员们发现了不少与金丝猴相关的发展潜力。有村民提到,曾有游客因偶然见到金丝猴而对太平村印象深刻,但村里缺乏引导观赏的安全路线和配套解说;还有村民收藏着与金丝猴相关的手工艺品,却不知如何与旅游消费结合。山林边缘,村民指着树上的痕迹向队员描述金丝猴活动轨迹,之后队员们与村民探讨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金丝猴观测路线”“生态科普课堂”等特色项目,让珍稀动物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尽管太平村旅游仍处起步阶段,但依托金丝猴这一不可复制的特色资源,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做好开发利用,有望让其在九寨沟的光环下形成差异化优势。随着实践队的规划落地与各方合力,太平村或将逐步打造出“观猴赏景、体验乡韵”的特色旅游模式,实现从初创到稳步发展的跨越。

在走访中,队员们也发现了不少制约太平村旅游初创的问题。村里的民宿大多是村民自行改造,缺乏统一规划和专业设计,住宿条件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共交通不便,游客进出不够便捷;而且几乎没有针对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很难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在村口,队员们看到几名游客向村民打听附近好玩的地方,村民只能简单指引,却无法提供详细的旅游攻略和体验项目。

(图为民宿。马顾函 供图)

目前,实践队已经与村委进行了多次沟通,初步梳理出了一些发展思路。接下来,他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太平村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一方面帮助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比如打造以苹果采摘为主题的体验工坊,让游客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协助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规划旅游标识系统等。

连日来,实践队已着手开展多项务实工作:在苹果园里,队员们跟着果农学习苹果套袋技巧,指尖捏着褐色果袋,小心翼翼地将青苹果裹进袋中,再用细铁丝将袋口扎实,同时记录下套袋的最佳时节与操作要点,计划将这一农事活动设计成“亲子体验课堂”;在村民杨伯伯家的民宿,队员们拿着卷尺丈量房间尺寸,绘出融入金丝猴元素的装饰草图,建议在床头挂置木雕猴形挂件,窗帘选用与山林同色系的布料;针对金丝猴观测路线,队员们带着指南针和笔记本,跟着熟悉山林的放猴员翻过山坳,在几处金丝猴常出没的岩石旁做上标记,初步划定3条长度在1-2公里的观测步道,并标注出“保持50米距离”“禁止投喂”等保护提示;此外,队员们还收集了12个村民口中的金丝猴传说,整理成图文故事集,准备印制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未来作为游客的伴手礼。这些实打实的行动,让村民们对旅游发展多了份期待,果农李大姐笑着说:“这些娃娃不光会问,还会动手帮我们想办法,这下子我们的苹果、我们的金丝猴,说不定真能成宝贝哩!”

(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苹果套袋。马顾函 供图)

尽管太平村的旅游产业还在初创阶段,前路充满挑战,但在实践队的努力以及政府和村民的共同配合下,相信太平村能够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旅游发展道路,在九寨沟的“光环”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旅游特色,实现旅游产业从起步到繁荣的跨越。(李欣恩 孙慧琳)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