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晨风带着青草香,薄雾温柔地缠绕着宜城市雷河镇的乡间小径。一辆载满书包和画笔的电动车缓缓驶入农网零售户聚集的村落。车主人正是宜城市烟草专卖局雷河市场部客户经理汪平,他小心地搬下印有卡通图案的书包,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孩子们今天过节,得让他们开心点。”这样为零售户服务的情景,在汪平工作的十九年里,早已是寻常事。
勤走访,用脚步走进客户心里
2022年,对在送货路上奔走了六年的汪平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部门调整,将他推向了陌生的客户经理岗位。面对全新的挑战,这个皮肤黝黑、眼神里刻着坚毅的男人没有一丝犹疑。“心换心,情换情”,他把同事朴实的经验揣进心里,转身就踏上了“朝八晚九”的征途。
为了尽快走进客户心里,他白天穿梭于街巷之间,用脚步叩问每一家门店;夜晚则借着散步的星光,走进零售户的店里,唠家常、听心声。一个月里,每家店的门槛被他踏了五六遍,每次促膝长谈少则十分钟,多则几小时。从烟柜的陈列到经营的瓶颈,从生意的起伏到家里的冷暖,他都细细记在随身携带、磨得发亮的笔记本上。实惠超市的王老板至今难忘,汪平初来乍到时,看到他店里杂乱的柜台和陈旧的经营方式,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始动手整理货架,那份实诚劲儿,暖得人心头发烫。
就是靠这“勤走、勤看、勤问”的劲儿,汪平的客户满意度越来越高,连续三个季度在全局名列前茅。问他有啥诀窍,他总是憨厚地笑笑:“多走走,走得勤了,客户想啥,自然就知道了。”这简单的话,是他用双脚在宜城的大街小巷走出来的一条条“信任路”。
(图为汪平参与零售户诚信互助小组会)
解难题,客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2023年底,汪平从基础较好的鄢城市场部调到了偏远的雷河农网市场部。到雷河不久,因系统更新升级,一位客户操作不当导致数据无法同步,眼看就要错过规定时效。情急之下,汪平二话不说,俯身就趴在了冰凉的地面上,和客户一起,对着屏幕,一件一件地核对、清点、录入那上千件商品的信息。狭小的空间里,只有计算器的按键声、他低哑却坚定的报数声,与窗外深沉的夜色交织。当最后一组数据成功上传,时钟已悄然滑过凌晨两点。走出店门时,他拍了拍满是灰尘的衣袖,望着天边的月亮松了口气。
这样的事情,在汪平的工作里很常见。雨季快来了,他早早在服务群里发提醒,还一家家跑,帮行动不便的老人加固门窗、搬东西,汗湿了衣服。“汪经理啊,就是我们自家孩子!有事找他,心里就踏实!”零售户王大爷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乡亲们心底最深沉的信任与依赖。
(图为汪平协助零售户盘点库存)
传帮带,服务经验薪火相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汪平始终把培养新人当作自己的责任。去年8月,雷河市场部分来一名大学生,他主动当起了“师傅”,不仅教业务,更用行动教服务理念。
新人小刘记得,第一次跟着汪平拜访客户时,看到他熟练地帮客户整理货架、分析销售数据,还细心询问客户家人的近况。“汪师傅教会我,服务不仅是完成工作,更是要走进客户心里。”在他的悉心浇灌下,新苗迅速成长,很快便能独当一面。
在带新人的过程中,汪平自己也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不少。他积极参与单位视频拍摄,看到自己参与的视频被选用,这个46岁的“老党员”高兴得像孩子。“跟年轻人一起,感觉自己也有劲头了,更愿意学新东西了。”这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让基层的团队更有活力。
(图为汪平带新进大学生熟悉业务)
十九载光阴流转,如今,汪平依然每天奔波在服务一线。从专卖管理员到物流送货员,再到客户经理,角色在变,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从未改变。他如同一株平凡却坚韧的小草,在基层广袤的土壤里深深扎根,用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诠释着服务最本真、最温暖的样子。
(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