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服务为民 朝夕相伴

2025-06-20 10:04:2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初夏,汉江的微风轻轻拂过宜城流水镇,阵阵桃果香弥漫在空气里,混杂着泥土的芬芳。在这个因南水北调而重组的移民村里,一群身披红马甲的宜城烟草志愿者穿梭于晨昏之间,将“多维服务”的暖流注入村民生活

初夏,汉江的微风轻轻拂过宜城流水镇,阵阵桃果香弥漫在空气里,混杂着泥土的芬芳。在这个因南水北调而重组的移民村里,一群身披红马甲的宜城烟草志愿者穿梭于晨昏之间,将“多维服务”的暖流注入村民生活的脉络。

晨曦里的助农突击

(图为志愿采摘现场)

清晨五点半,桃园还笼罩在薄雾中,15名红马甲已踩着露水穿行林间,指尖在枝叶间翻飞,将沾着晨露的水蜜桃轻放入篮。

“张老板是农网终端示范户,我们不仅帮他提升店铺形象,更要帮他把路走宽!”客户经理周伟抹去额角汗水。零售户张全玉的桃园正值丰收季,每日三四十个快递订单让他分身乏术,得知暴雨将至,宜城烟草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发起抢收。

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摘桃子,有的打包装箱,三个小时后,两千斤鲜桃完成分拣装箱,当邮政专车驶向全国时,张全玉的朋友圈订单提醒响个不停,“我的200单桃子有着落了!”这位电商协会副会长捧着贴有“移民村鲜桃”标签的箱子,感激地说道“红马甲真是及时雨!”

从店铺数字化改造到物流资源对接,从电商培训到急难帮扶,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晨光行动,正是宜城烟草“硬件+服务”帮扶体系的生动延伸。

阳光下的健康守护

(图为村民义诊现场)

情暖乡村,健康同行。在财神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白大褂与红马甲并肩忙碌着,一群银发老人正排队接受免费体检,志愿者耐心解答健康疑问,细致记录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68岁的王奶娘攥着病历本张望,“听说有中医院的专家来,我特地早早的来请专家给我把把脉!”

专家们指搭脉枕,用方言讲解养生之道,护士为高血压老人建立“一人一档”,针灸师示范肩颈按摩手法,引得村民纷纷比划。

这场覆盖3村50余人的“共鸣连心桥”义诊,藏着红马甲的精细筹备,前期调研发现村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六成,特设慢性病专区,同时为独居老人发放绑定客户经理的“急救卡”,确保第一时间能与爱心小店联系。

“血压仪数字往下降,百姓心里温度往上升!”张老板感叹道。

暮色中的光影纽带

(图为观影现场)

傍晚,财神庙村小广场早早摆满小板凳。孩子们追逐嬉闹,老人们轻摇蒲扇,空气里弥漫着爆米花的甜香——“知音同行·露影相伴”露天电影夜在此开场。

当《生死突围》的光影跃上银幕,星空下的广场瞬间寂静,只有剧中枪声与孩童模仿英雄的欢呼交织。广场对面,知音便民商店亮如白昼,店主张老板忙得脚不沾地,“怀旧零食+趣味盲盒”观影套餐被抢购一空。“今天销售额破千元,客流量翻了两倍!”返乡青年小刘捧着饮料笑道:“买点零食看电影,和城里影院一样有滋味!”

一场电影,不仅让夜间的村庄重焕生机,更点燃了“小店经济”的火种,宜城烟草以文化为媒,在光影流转间织就了村民情感联结与消费升级的双重网络。

从暮色影院到晨光桃园,从健康义诊到小店赋能,红马甲的身影勾勒出宜城烟草温暖的服务轮廓。当最后一箱鲜桃发往城市,当露天电影散场后村民哼着小调归家,当义诊台前老人紧握志愿者的手道谢,红马甲的故事仍在续写,这抹流动的红色,正映照着乡村振兴最本真的温度,服务为民,朝夕相伴。

(王敬丹)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