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溪:“稻”路领航 振兴有道

2025-10-11 09:25:4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初秋清晨的明溪,薄雾缠绕远处的山腰,八山一水一分田间尽显翠绿。风拂田野,连片晚稻以一种油润的墨绿向天际涌去,泛起层层光泽,正待书写丰年的序章。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持续稳定的水稻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

初秋清晨的明溪,薄雾缠绕远处的山腰,八山一水一分田间尽显翠绿。风拂田野,连片晚稻以一种油润的墨绿向天际涌去,泛起层层光泽,正待书写丰年的序章。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持续稳定的水稻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种好水稻,保住的不仅是中国人手中的“饭碗”,更是腰间的“钱袋子”。明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将乡村振兴重任扛稳在肩,探索拓宽致富“稻”路。

复垦复耕,“稻”出好“丰”景

明溪县是“中国硒锌农产品之乡”,这片土地富含硒锌元素,种出的大米等生态硒锌农产品富有竞争力。立足这一特色生态优势,明溪县局(分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在单位驻姜坊村第一书记张高举所在驻点村,参与“认领一亩田,播种‘锌硒’望”活动,出资认筹抛荒地种植水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这大米吃起来格外的香!”参与认领与种植活动的党员黄五金在田埂上与其他同事兴奋说道。

明溪县局(分公司)党员干部在姜坊村认领地抛种晚稻。 明溪县局(分公司)供图

从2022年开始,明溪县局(分公司)已连续4年与姜坊村签订认领协议,推动27.5亩撂荒地复垦复耕,粮食产量约3万斤,显著推动认领地村民增收。4年来,每个7月与10月,盘亘在山间的一小块平整土地上,总能看到红色的马甲站立抛秧或弯腰收割,与生态的绿色、稻谷的金色交相辉映成一幅好“丰”景。

除了党员自发认领部分撂荒地,明溪县局(分公司)还致力推动闲置土地盘活。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协调”模式,在城关“烟叶+水稻制种”产业综合体试点实现永久稻烟田100%集中流转,盘活闲置土地700亩。

烟稻轮作,“稻”出好收成

“烟稻轮作”不仅是一种高效农业耕作模式,更是促农增收的“好路子”。

明溪县夏坊乡夏坊村成片烟后稻田泛起翠绿光泽。 邱儒荣摄

烤烟和晚稻均为季节性强的作物,烟叶采收后立即种植水稻,实现“无缝衔接”。一季烟、一季稻的轮作模式,既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又改善了因连作导致的土壤生态问题,减少了病虫害,实现了节肥减药、增产增收。

同时,明溪县局(分公司)协同政府部门出台烟田保护、粮食稳产等措施与农机购置优惠等政策,持续加强高素质稻烟农培育,提供先进技术培训与指导,推动烟稻产业深度融合。

一地两用,一年两收,农田“四季不闲”。在城关产业综合体中,综合亩均产值突破8500元。据了解,明溪县烟后稻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100%实现烟粮轮作,有效带动全区烟农增产增收。

复垦让土地重生,融合令作物共荣。一场交织在人与地、烟与稻间的红火篇章,正不断擦亮明溪绿的底色、产业旺的生机、农民富的喜悦。(匡鑫)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