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温氏家禽产业示范区内,一枚枚经过清洗、杀菌、分拣的“天露”鲜蛋,搭乘冷链专车驶向300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当日傍晚,它们便可现身香港市民餐桌或广州商超。这高效的“湾区之旅”,是大坡镇立足生态优势,发展智慧农业,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目前,该基地日均产蛋约100吨,其中月均固定供港20吨,已成为保障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给的“放心菜篮”。
一、 强化产业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一枚鸡蛋如何能高效、安全地完成它的“湾区之旅”?答案在于大坡镇精心构建的集科技、生态、品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在占地1200亩的示范区内,205万羽蛋鸡实行标准化、智能化养殖。通过“人养设备、设备养鸡”模式和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了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可控。2024年,示范区产蛋量达3.6万吨,产值约4亿元。更重要的是,当地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有效降低了农户风险。截至2024年底,园区已带动800多户农民增收,养殖户累计收益约500万元。
鸡蛋产业是“先手棋”,但不是“终点站”。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坡镇大力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于2025年7月投产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可将本地花生、水稻等转化为精品花生油、绿色米粉,预计能消纳镇域及周边30%的相关农产品,并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带动11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2万元。此举标志着大坡镇正从传统“农业生产者”向现代“产业经营者”稳步转型。
二、 夯实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要发展,基础需先行。大坡镇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能源保障方面,总投资4.3亿元的铜镬风电场已于2024年一季度竣工,年上网电量超1亿千瓦时;桂东南环网天然气管道贯通全镇,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交通网络上,梧州市环城高速(南段)加速建设,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特别是胜洲村连接蛋鸡场的产业路,彻底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镇里投入850余万元推进全域基建升级:修复乡村道路、新建水利设施超3000米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为农业园区配备专用变电设备……一系列“硬投入”换来了发展环境的“软实力”,为农产品赢得了市场竞争的“时间差”与“品质分”。
三、 突出示范引领,收获高质量发展实效
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良的营商环境,为大坡镇赢得了一系列“金字招牌”。继2022年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等荣誉后,2025年,以该镇为核心的龙圩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又成功入选自治区级名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认证,更是对其产业实力的充分肯定。
荣誉背后,是“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蓬勃兴起。河步村的特色蔬菜直供湾区,交村的秋葵、松树盆景、陆基循环水养殖等效益初显,寨村的特色稻+六堡茶、育民村的砂糖橘+田螺等特色种植业欣欣向荣。与此同时,投资3亿元的温氏产业园三期项目已于2024年4月开工,未来将建成全国最大的蛋鸡单体养殖场,进一步巩固其“供湾蛋品核心基地”的地位。
从一枚鸡蛋的“零的突破”,到全面融入湾区市场的产业矩阵;从传统农业乡镇到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大坡镇的蜕变,是各地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特色农业的缩影。当前,大坡镇正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和“湾区腹地”的区位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农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