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之畔的内蒙古托克托县,乡村振兴的故事每天都在续写。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工作队深入霍家圪洞村和东营子村,立足产业、民生、治理等重点领域,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促实效,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
产业夯基 激活发展新引擎
“我以前觉得这辈子只能靠打零工,没想到现在能开上小商店。”在霍家圪洞村便民商店内,一位店主喜笑颜开。这家商店的背后,是驻村工作队帮助困难群众增收的实践,从选址布局到陈列指导,从店铺管理到品类经营,客户经理手把手指导,让一个普通农户过上了好日子。
(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一同研究玉米增产技术/张晶摄)
在东营子村,驻村工作队则依托托克托县神泉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文旅经济。他们挖掘黄河炖鱼、豆腐粉汤、炸油糕等特色美食,开通网络直播间推荐土特产,并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培训。“以前总觉得自家只是个简陋小院子,现在竟然成了游客争着打卡的地方。”一位农家乐女主人笑着说道,眼里满是光彩。
民生提质 提升幸福新指数
“屋里有了暖气,我们再也不用烧煤了,方便了很多。”在霍家圪洞村,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摸着暖气片,激动不已。这份温暖,得益于驻村工作队奔走协调,促成投资500万元集中供暖项目落地实施,300多户村民冬天告别了炉火烟尘,温暖过冬。
(驻村工作队慰问困难群众/闫昊东摄)
在东营子村,逢年过节,工作队总会带着米面油走进困难家庭,与老人们围坐在炕头聊天。“人老了,不求别的,就求有人常来坐坐,说几句话”。一位老人拉着队员的手久久不放,屋里充满了温情。同时,针对缺少启动资金的农家乐业主,工作队不仅联系银行牵线搭桥提供经营贷款,还帮助农家乐业主改造厨房和用餐环境,让小小院落焕然一新,“回头客”越来越多。
治理增效 塑造文明新风尚
“以前一出门都是尘土,现在路两边都是花,我都舍不得乱扔垃圾了。”霍家圪洞村一位年轻村民感叹。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完善了村规民约,党员带头整治环境,栽花植绿、修建公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东营子村则借助美食节、农耕体验日等文旅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自己村子里办节会,还能迎来天南地北的客人,这种热闹过去想都不敢想。”一位村民端着热腾腾的豆腐粉汤,笑容里满是自豪。
(志愿者帮助治理村居环境/王雅茹摄)
从炖鱼飘香的农家乐,到冬日温暖的集中供暖;从新开的便民商定,到热闹非凡的美食节……霍家圪洞村和东营子村的变化,是驻村工作队心血与汗水的见证。他们用行动回答了一个朴素的承诺:驻村帮扶,不只是留下足迹,更要留下发展的根基和群众的笑容。(闫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