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文化馆广场灯火璀璨,掌声如潮。由石河子大学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带来的“声传兵团记忆 剧演屯垦新声”主题社会实践成果展演在此隆重举行。学子们将历时15天边境走访采撷的动人故事,倾情转化为舞台上的赤诚礼赞,为戍边前辈和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图为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李聪供图
晚会以激昂的鼓点《好运连连》拉开帷幕,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原创情景剧《王效英》深情再现兵团人扎根边疆的动人抉择,演员肩扛树苗在摇晃的车厢里呼喊“错过采种季就是错过一年”的身影,令观众席上的老兵们频频拭泪。随后的“兵团故事我来讲”环节,小朋友们依次登台,以一句铿锵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诠释坚守;以“洪水像黑城墙压过来”的呐喊震撼人心,重现抗洪英雄跃入激流的英姿。他们真挚的讲述与表演,激起台下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乐器合奏《映山红》悠扬旋律唤起红色记忆,《万疆》独舞翩若惊鸿,尽展山河壮阔。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跃动青春朝气,舞出边疆新貌,晚会最终在三代戍边人与大学生们共同唱响的《明天会更好》中达到高潮。他们紧握的双手,铸就了精神薪火代代相传的动人画面。
图为一八五团居民与队员共同演绎原创情景剧《王效英》 李聪供图
图为周小斌副政委为获奖小朋友颁奖 李聪供图
小朋友们讲述的兵团故事原型人物赵焕春也来到了现场。看着孩子们重现自己当年的场景,他动情地说:“ 当娃娃们喊着那句刻骨铭心的话,模仿着跳下激流的瞬间,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当年我们守护的边疆,如今站起了一代代挺直脊梁的接班人。”
实践团成员刘诗语说:“周小斌副政委带我们深入挖掘戍边故事,王东教授倾力指导排练,全国劳动模范马军武亲临彩排时那句‘守边,就是写给祖国的第一封情书!’让我深切体悟到,这方舞台演绎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兵团人融入骨血的精神图腾!”
当晚,一场象征精神接力的篝火晚会在夜空下点燃,跳动的火焰将戍边情怀与青春激情共同照亮,为这场意义深远的晚会烙下温暖而炽热的印记。
图为一八五团和实践队代表共同点燃篝火 李聪供图
此次展演,是石河子大学深化实践育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学子以艺术熔铸兵团忠魂为时代强音,让青春誓言激荡戍边岁月。这簇星火,照亮了兵团精神的薪火相传之路,激励着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勇担扎根边疆、建设祖国的使命。
(李聪 赵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