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AI前沿:骨干教师带回“教学创新干货”

2025-09-09 11:01:32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当AI技术重塑教育生态,跨界融合成为教学创新的核心动能,学校通过“学—做—赛—研—用” 闭环体系,持续为教师教学发展注入活力!在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与首届AI赋能教学创新大赛

   当AI技术重塑教育生态,跨界融合成为教学创新的核心动能,学校通过“学—做—赛—研—用” 闭环体系,持续为教师教学发展注入活力!在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与首届AI赋能教学创新大赛成功举办之后,一批教学骨干教师近日赴香港,参访顶尖高校与科技企业,深入量子智能、产业AI及教育创新前沿领域,为全校AI教学文化建设探寻新路径、积蓄新力量。

一、从“赛场”到“前沿”,骨干教师肩负教学创新使命

本次赴港研修是学校“学—做—赛—研—用”教师教学发展体系的关键环节。前期通过系统培训与实战竞赛脱颖而出的老师们,带着“AI如何真正融入课堂”“学科与AI如何深度融合”“如何培养智能时代学生”三大核心问题,前往香港这一国际科创与教育高地。

8月21日,研修正式启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团队成员围绕 “AI +教学” 的初心与目标展开研讨,从“如何设计AI驱动的跨学科课程”到“怎样用产业案例丰富课堂教学”,思维火花不断迸发。这场研讨,让此次研修成为“带着问题去探索,带着答案回课堂”的使命之旅,为后续的前沿探访奠定坚实基础。

二、触摸AI前沿,链接产业教学“最后一公里”

8月22日,研修团队走进香港科学园及香港大学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参访中,老师们被InnoHK这个百亿创科平台的前沿成果震撼。作为香港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联手打造的世界级研发中心,实验室展示的AI与量子化学的创新应用,让参与教师聚焦“如何将产业前沿转化为学生探究性课题”这一核心问题,现场展开热烈讨论。随后,研修团队走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专家们分享的“科技+产业”融合模式、多领域人才发展模型,更让老师们明确AI时代培养学生复合能力的迫切性。

西南大学教学骨干教师参访香港科学园

8月23日,研修团队探访了全球十大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参观了AI如何优化电池研发与生产流程。“以往讲AI的数据驱动,都是理论案例,今天看到 AI实时调整生产参数的场景,回去可以设计成学生的实践课题!” 来自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王英老师兴奋地说。随后,研修团队走进燧氏科技,观看了从食材分拣到精准烹炒、AI系统全程把控中餐制作流程的 “机器人厨房” 烹饪演示。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团队分享的“中餐自动化 AI 逻辑”,为老师们探讨多学科融合教学带来新思路。

三、对话顶尖高校,汲取AI教学新经验

8月24日,研修团队访问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化学及生物工程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工学院工程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元帅为老师们作《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交叉应用》专题分享。从AI发展历程中的技术突破,到不同AI工具应用场景的拆解,刘教授提出“项目式+混合式+批判性思维”AI教学模式,与学校“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在互动环节,老师们围绕“AI工具与学科思维如何平衡”“非技术专业如何开展AI教学”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午,研修团队走进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近距离接触AI驱动的机器人研发成果,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 “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的实施路径。

西南大学教学骨干教师参访香港科技大学

8月25日至26日,研修团队走进香港大学,聆听客席教授关启正及其上市企业合伙人王家其博士共同主讲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未来世界的人工智能” 主题课堂。两位专家从“技术+产业”双视角解读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教学价值,为老师们带来理论与实战深度融合的高质量课堂体验。在互动交流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AI伦理意识”“企业实践资源如何与课堂教学结合”等问题,与两位专家展开深度讨论,为后续跨学科AI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参考路径。

西南大学骨干教师在香港大学学习交流

四、成果落地可期,共建AI教学新生态

8月27日,研修团队满载而归,不仅带回了“港校AI教学经验”“企业AI应用案例”“跨学科融合策略” 等学习成果,更坚定了推动AI赋能教学创新的信念。学校后续将陆续组织“研修成果分享会”“骨干教师成长记”“跨学科AI教学沙龙” 等教师教学发展活动,推广可复制的AI教学案例,搭建教师合作平台,推动AI融合课程开发。

从 “学” AI基础到“做” 教学实践,从“赛” 创新方案到 “研” 前沿经验,再到“用” 成果反哺课堂——学校正以扎实的步伐,让AI赋能教学创新从“个体突破” 走向 “群体共进”。这场研修活动不是终点,而是学校构建AI赋能教学文化的新起点!未来,学校将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AI教学创新,真正让智能技术服务课堂、成长于课堂,共筑高质量教学新生态!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