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湖南嘉禾的万亩烟田如巨幅锦绣,由翠绿渐次染成金黄,微风拂过,叶浪翻涌,宛如大地的呼吸。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湖南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 “针”为喻,精准发力、穿针引线,用扎实的“绣花功”推动烟叶产业提质增效,织就了一幅产业兴、烟农富、生态美的“金叶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嘉禾县金叶大道夏观烟海俯瞰)
党建为针,编密产业发展“组织网”
嘉禾县局(分公司)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通过创新构建“支部+烟站+合作社”三联模式,党组织真正成为扎根一线的“红色引擎”。五支专业化党员服务队——政策宣讲队、技术指导队、科研攻坚队、专业服务队、志愿帮扶队——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实现了“党组织建在链上、党员聚在线上、农民富在业上”的生动局面。
(青年党员田间指导烟农培土)
在烟苗移栽、培土封口、成熟采收等关键农时,党员先锋队主动下沉、靠前服务,切实帮助烟农解决“请工难、用工急、成本高”等实际困难。全县设立“党员示范田”和“站点责任区”共36处,示范面积1.6万亩,不仅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窗口”,更成为传播标准化生产理念的“田间课堂”,真正实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在机制保障方面,嘉禾县局(分公司)以“年度作战图”为总揽,将任务逐月分解、按旬细化,建立“月度自查、交叉检查、县级抽查”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晋升晋级直接挂钩,有效激发全员“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确保各项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科技为针,绣出现代农业“新图景”
嘉禾县局(分公司)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烟叶全产业链,推动“福城金叶”向绿色、优质、特色方向转型升级。在普满乡逸香烟农合作社的集约化育苗工场,上万盘烟苗在滴灌系统和物联网智能控温控湿设备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育苗成活率稳定在98.5%以上,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人机植保技术快捷又高效)
在施肥环节,全面推行“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推广农家肥、生物菌肥等绿色投入品,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在植保方面,积极构建起“天敌+理化诱控+科学用药”三位一体的绿色防控体系,广泛释放蠋蝽、烟蚜茧蜂等天敌昆虫,全面推广黄色粘虫板、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工具,实现了化学农药减量35%以上,烟叶农残检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更令人瞩目的是,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植保方式。“30亩烟田,1小时完工,亩成本仅5元!”植保飞防现场会上,烟农纷纷赞叹。目前,嘉禾已实现无人机植保全覆盖,作业效率达人工的30倍,构建起“天、地、人、机”一体化绿色防控网络。
服务为针,织就联农带农“暖心网”
嘉禾县局(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烟农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县烟区划分为县、站、网格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格,明确“定人、定区、定责、定任务”的“四定”原则,真正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有其责、责有标准”。7个三级网格、35个四级网格,网格不仅是精通生产的“庄稼医生”,更是烟农随叫随到的“贴心人”,他们通过“线下实地指导+线上视频答疑”相结合的方式,为烟农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覆盖的技术服务。
(网格员指导开展生物质烤房检修)
在烘烤环节,大力推广生物质燃料烤房和自动编竿设备,使机械化操作成本降低40%以上,单户劳动力投入从7-8人减少至2-3人,不仅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还有效提升了烟叶烤黄、烤香、烤软的水平,烟叶均价提高每公斤1.5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依托“源头管控-精准核查-过程监督-整改闭环”数字化监管体系,为每盘烟苗配置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扫码即可实时追溯品种来源、生长过程、领用记录,实现了烟苗发放“零差错”、物资管理“零漏洞”、技术服务“零延迟”,用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切实打通了联系服务烟农的“最后一公里”,织就了一张紧密有力的“暖心服务网”。
目前,嘉禾县已全面进入烟叶收购阶段,今年全县种植烟叶5.05万亩,预计收购烟叶12.53万担,烟农总收入有望突破2.5亿元,户均收入超过15万元。一片片“黄金叶”正成为烟农致富的“金钥匙”,一个个“绿叶子”正变成乡村振兴的“钱袋子”。
嘉禾县局(分公司)以党建为针,引方向、聚合力;以科技为针,促绿色、增动能;以服务为针,优管理、暖民心,一针一线绵绵用力,一点一滴久久为功,真正把“小烟叶”做成了“大产业”,用扎实过硬的“针”本事,绣出了烟农致富、产业振兴、乡村美丽的“金叶画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的烟草力量。(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