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龙兴润襄城 一渠清水助振兴

2025-09-05 16:49:4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襄城县广袤的田野乡间,远远地矗立着一位“守护者”——“八七”龙兴水源工程,工程集橡胶坝水位调控、提灌泵站精准提水、节水闸门科学控流、数百公里干支渠网高效输排水以及智能化

在襄城县广袤的田野乡间,远远地矗立着一位“守护者”——“八七”龙兴水源工程,工程集橡胶坝水位调控、提灌泵站精准提水、节水闸门科学控流、数百公里干支渠网高效输排水以及智能化管理于一体,是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水利枢纽。

随着季节转换,每年6-7月份襄城县就会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为周边农民提供灌溉水源的北汝河水位一度告急。“今年这旱情真叫人心焦,要搁往年,我那烟苗早就晒蔫巴了!”襄城县茨沟乡烟农王建国说道。“过去大旱天,只能干瞪眼瞅着庄稼遭罪,现在烟草公司为县里资助的橡胶坝一调,水顺着新修的渠就哗哗地来了,我这心里呀,稳当得很!”指着自家绿油油的烟田,王建国满脸都是丰收的喜悦。

图为“八七”龙兴水源工程橡胶坝实貌。

“八七”龙兴水源工程的核心是一座高达5米、能形成20公里回水区、蓄水679万立方米的橡胶坝,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坝高来提升上游水位,将宝贵的河水引入总干渠,河水通过新挖和清淤的密集干支渠网及配套桥涵闸门实现“按需配水”,从而将生命之源精准送达急需的农田,有效保障了核心灌区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不过,“八七”龙兴水源工程建成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优化了襄城县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成功引调北汝河地表水满足农田灌溉,有效节约了地下水资源,如今,“八七”工程地表水供应已占核心灌区灌溉用水总量的70%以上。

“以前浇地都是靠打井,井越打越深不说,电费比化肥还贵!现在开闸引水方便不说,成本至少降了一半!”颍阳镇烟农李桂兰为我们算了一笔明白账。“你看这墒情多好,引得水也能把地里的肥力锁住,烟苗长得比往年还壮实。”

图为“八七”龙兴水源工程滋养周边农田情况。

通过精准调度地表水,颍阳等乡镇区域的旱季地下水开采量同比减少了约40%,土壤墒情却保持良好,襄城县这种“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灌溉模式在应对持续干旱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稳定的水源保障,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像王建国、李桂兰这样的烟农是保障核心烟区稳定生产的直接受益者,烟田抗旱排涝能力的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因灾损失风险,守住了他们的“钱袋子”。同时,农民们还普遍反映“八七”工程每年为他们节约30-50%的电费,灌溉成本降低也为大家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此外,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环境也在悄然复苏,稳定的水流滋养了曾经干涸的河渠和周边土地,路边茂盛的草木、波光粼粼的水渠、以及偶尔掠过的白鹭,都在自由地舒展。

“傍晚带着孙子散步,看着树绿了,草旺了,连鸟叫声都热闹多了,听着蝉鸣,看看水花,我们这日子是越来越舒坦了……”十里铺镇的陈保国感触良多。

水润万物,泽被千秋。襄城县“八七”龙兴水源工程一改原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它的存在不仅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更是烟草行业反哺社会、助力烟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缓缓的清流,正带着王建国的“稳当”、李桂兰的“明白账”和陈保国的“舒坦日子”,汇入民族复兴的江河,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王佳龙)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