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思想、有学问、有激情,但要成为行家里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师带徒”结对仪式上,农艺师王龙飞以朴素的道理寄语新人,不仅饱含着对新生代的殷切期望,也拉开了新一轮传承与创新的序幕。与传统单向传授不同,襄城烟草的实践呈现出一场师徒互促、协同共进的“双向奔赴”。
营销变革:数字赋能 老树新枝
“移动工作平台的库存盘点功能,要注意这几个关键参数……”在金叶便利店,营销能手刘国举正在向徒弟传授自己深耕市场多年的“实战宝典”。从客户拜访到精准营销,从市场调研到数据分析,老师傅将积淀多年的服务秘籍倾囊相授。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传承不是单向输送。年轻员工思维活跃有冲劲,他们的反馈则给老员工带来新视角。年轻徒弟小张在掌握基本功后,主动提出:"师傅,您这些宝贵经验如果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系统整合,完全能打造成智能营销系统!”师徒二人立即成立攻关小组,将传统经验转化为数字化解决方案,这场新锐与老将的协作,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开创了“老经验+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模式。
执法先锋:淬炼实战 文武双全
在打击制假贩假的第一线,专卖队长王晓阳正在给徒弟上一堂特殊的实践课。面对复杂的制假设备,法学专业毕业的朱飞起初有些无措:“队长,我学的是法律,哪懂机械啊?”。
“来,我教你。”王晓阳笑着拿起扳手,“看好了,这是传动结构,扳手卡准这个点,用巧劲……”嘈杂的现场瞬间变成了最生动的教学课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很快掌握了现场勘查、证据固定等实战技能。
“违法现场就是最好的课堂,既要懂法律,更要懂实战。”王晓阳说。如今,师徒二人默契配合,既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又练就过硬实战本领,成为执法战线上的“黄金搭档”。
图为制假现场,青年职工在师傅的指导下拆卸制假设备 王亚莹摄
田间地头:数字农业 智慧升级
在广袤的烟田里,一场传统农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发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带领青年员工深入田间地头和烘烤工场,从土壤分析到病虫害防治,从育苗移栽到成熟采收,老师傅们手把手将近三十年的经验一点点传递给年轻人。而年轻一代则用数字化手段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
“基于物联网、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我们逐步建立起“数字烟田”,精准划定了烟田边界,整合形成涵盖烟田、烟基设施、烟站等生产要素“一张图”,充分发挥地方气候和土壤优势,深入推进机械化作业、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用新技术将传统经验提升到了新高度。”青年技术员小亮自豪地说。
“几年前还担心技术断层,找不到优秀接班人。现在看到年轻人快速成长,能独当一面,心里特别踏实。”烟叶栽培师杨卫东道出了老师傅们的心声。
图为烟叶栽培师杨卫东(左一)与徒弟芦禧亮进行烟叶分级实操 陈晓摄
襄城烟草的“师带徒”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授的局限,构建起新老员工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创新生态。老师傅的实战经验获得系统提升,年轻员工的创新理念找到落地土壤。一场场“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正在各个领域精彩上演,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精彩碰撞,正在书写一段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新故事。(景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