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土木教育“纸上谈兵”困局 阳光学院将课堂搬进工地

2025-09-02 09:36:3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课堂上想象的钢结构节点构造,在工地亲眼看到工人师傅安装时,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下次再带我们出来到建筑工地上课吧!”近日,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的学生在户外教学实践返校的途中兴

“课堂上想象的钢结构节点构造,在工地亲眼看到工人师傅安装时,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下次再带我们出来到建筑工地上课吧!”近日,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的学生在户外教学实践返校的途中兴奋地说到。

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将课堂直接搬入校企合作建筑工地,组织近300名学生赴福州市晋安区环晋安湖建筑群(福州市文化馆、福州市少儿图书馆、福州市科技馆等)、中建海峡福州市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部等单位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在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观摩项目全流程,从施工方案到安全管理,从质量管控到技术难点,书本上的公式与图纸在轰鸣的机械声中“活”了起来。这一创新举措,直指土木工程教育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痛点,让学生“脚下沾泥、手中有技”,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学院以“每门专业课每学期至少一次校外实践”为目标,联合多家企业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学院要求每门专业课教师提前制定“工程问题清单”,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教学,将理论知识点转化为实际场景中的任务。最后,学生需提交实践报告并做现场汇报,确保“带着问题去工地,带着答案回课堂”。

结合《公共安全技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集成》三门专业课,中建海峡机电项目经理杨孔恩、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主任谢蓓老师一行带领24级大一新生们参观BIM深化设计(如管线综合),互相交流了BIM协同设计平台。杨孔恩经理对此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能与时俱进,了解机电研究最新方向,学生很活泼,实践能力也强,会主动提问与电气专业相关的问题,且问题问得非常专业,说明同学们在学校专业知识非常扎实。”同时,杨经理对智能建造学院“4E1M”人才培养给予充分地肯定。

此次课外教学实践也得到家长的充分支持与认可。学院给每位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群的家长们纷纷点赞支持这项活动。有家长表示:“得知学校组织孩子参与项目现场实践教学,我们家长深感欣慰。通过孩子的反馈和分享,我们了解到学院老师不仅专业扎实,还用心将课堂延伸到工程一线,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技能。孩子提到,这次实践让他们接触到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维全流程,甚至亲手操作了行业先进设备,这对他们的专业认知和能力提升意义重大。”

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院长谭立新表示:“工程实践教育不是‘打卡式’体验,而是持续的能力锻造。未来,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毕业即能‘上手’,成为行业亟需的实战型人才。”据了解,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将继续持续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深度融入专业培养全过程,使每堂实践课都成为职业能力的“试金石”,真正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为行业输送“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的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