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活动——边疆沃土绘新卷,青春实践探振兴

2025-08-27 13:39:4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为助力解锁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独特密码,激发延边多元产业融合的内在活力,8月下旬,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足延吉的多个特色村落,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调研之旅,以青春的视角,深入剖

为助力解锁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独特密码,激发延边多元产业融合的内在活力,8月下旬,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足延吉的多个特色村落,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调研之旅,以青春的视角,深入剖析延边乡村“文旅融合、红色传承、农业奠基”的振兴之道。

在充满民族风情的延吉春兴村,团队首先探访了旅游服务中心,对村庄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参观了村内古建筑和柳议亭,深入感受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和民俗饰品所带来的特色民族风情。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队员们从饮食文化的传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多角度,了解了“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如何将特色民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经济优势,以及文旅产业在带动村民增收和村貌整体焕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旗帜广场,队员们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深刻领悟革命先辈扎根边疆、英勇奋斗的红色精神。此外,他们还考察了村内的特色民宿,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体验红色文化的独特场所,也成为了传承红色革命传统的重要平台,实现了红色教育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光东村的稻田片区。在这里,无边的稻田如同碧绿的绸缎般铺展在广袤的边疆大地上,生机勃勃。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踏上田埂,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了水稻品种、绿色种植技术和产销模式,并重点调研了“稻旅融合”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稻田低空缆车、小火车等旅游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优质稻米产业链的拓展路径。通过实地走访,团队清晰地看到了光东村以高品质水稻种植为基础,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更通过农旅融合将“稻田”变成了“景点”,走出了一条“稳粮增收、农旅互促”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此次延边之行,春兴村的民俗文旅魅力、太兴村的红色精神赋能、光东村的绿色农业发展,共同描绘出一幅延边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未来,政法学子将继续聚焦边疆乡村的发展需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以专业的力量助力延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片边疆沃土上书写更加绚烂的青春篇章。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