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仙配》的经典唱段在盘龙桥畔缓缓落下,为期7天的“2025黄梅戏艺术周”圆满收官。这场由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主办的文化盛宴,不仅让三公里河岸变身露天大剧院,更见证了黄梅县烟草专卖局志愿者们的暖心服务。在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盛会中,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交相辉映,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时代乐章。
知音服务闪耀舞台,暖心志愿情满戏乡
(图为黄梅县烟草专卖局知音服务队 费硕文摄)
“我们要把烟草人的专业细致带到志愿服务中去。”艺术周开幕前夕,县局主要负责人在动员会上强调。为此,县局提前两个星期组建了10人的“知音志愿服务队”。
在盘龙桥主会场,志愿者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身着统一的“烟草红”,有的负责引导观众,有的协助维持秩序,还有的为外地游客讲解黄梅戏的历史渊源。“《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段经典唱腔,就吸收了本地采茶调的元素。志愿者张攀的解说常引来游客阵阵掌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行业专长,在会场设置了5个“文明吸烟点”,配备宣传资料,既满足了观众需求,又维护了现场环境。这种人性化服务获得了活动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专业护航艺术盛会,细致保障精彩绽放
“多亏了这些志愿者!”来自江西九江的戏迷老陈感慨道。原来,他在观看演出时突发低血糖,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立即上前,用专业急救知识及时处理,让老人转危为安。这样的暖心故事在艺术周期间不断上演。
(图为黄梅县黄梅戏艺术周现场 费硕文摄)
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志愿者们接受了系统培训,包括黄梅戏基础知识、应急救护、外语服务等课程。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创新推出了“戏曲文化小课堂”,利用演出间隙为观众讲解黄梅戏的表演特色和欣赏要点。这种寓教于乐的服务方式,让不少外地游客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兴趣。
戏韵传承共谱新篇,文化赋能艺术发展
“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志愿者胡珀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参与艺术周服务,全体志愿服务队员们系统学习了黄梅戏知识,现在已能哼唱几段经典唱腔。这种变化在服务队中并不少见,许多志愿者都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图为黄梅县黄梅戏艺术周现场戏迷 灵润黄梅摄)
“烟草专卖局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责任担当。他们的专业服务不仅保障了活动顺利进行,更让八方来客感受到黄梅人的热情好客。”现场文旅局负责人说道。
家在黄梅,爱在黄梅,黄梅的山水惹人醉……艺术周虽已落幕,但志愿服务仍在延续。黄梅烟草在这片孕育了千年黄梅戏的沃土上,用专业与热情,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让黄梅戏这朵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程澳、张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