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村里有了“大水池”

2025-08-25 12:06:1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八月豫南,绿田成画,处处稻香。2025年8月25日上午,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镇兴安村支部书记陈金龙同志骑着电动车来到该村老庄村民组,只见平坦的水泥路两边到处都是一片片绿中透黄的稻田,饱满的稻穗快乐的俯下身子,与

八月豫南,绿田成画,处处稻香。

2025年8月25日上午,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镇兴安村支部书记陈金龙同志骑着电动车来到该村老庄村民组,只见平坦的水泥路两边到处都是一片片绿中透黄的稻田,饱满的稻穗快乐的俯下身子,与沾满露珠的禾叶在握手。

“老雷,啥时候割稻呀?”在该组种粮户雷正才的田边,陈书记放下电动车与正在田间劳作的老雷唠起家常。

“陈支书,俺今年种的主要是晚稻,收稻还得一段时间哩。”雷正才一边用铁锹疏通着田里的积水,一边回答到。

“哎呀,幸亏今年你们村里和烟草局帮我们修了这个大塘,跟个大水池一样,那一段天大旱的时候正好派上用场。不然的话,俺这五十多亩晚稻估计就是点把火成草灰了!”回想起一个多月前的一幕幕,老雷还是有点心有余悸。

原来,兴安村属于半丘陵地带,其中在老庄组有一个9亩左右的水塘,因形状酷似耖耙而被群众称为“耖耙塘”,塘边还有一条长两百多米的U型渠,因年久失修,塘底和U型渠淤塞严重、塘埂塌陷,导致蓄水排水功能大大下降,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老庄组和附近多地群众几次集体向村两委提出整修申请,由于该村集体经济薄弱,能力资金有限,此事一直搁浅。

“记得原来每到浇稻时,你们老庄组就是村里的群众工作重点组啊!”回忆起过去的日子,陈金龙同志更是感慨万千:在农业生产“望天收”的时候,因为缺水用水产生的矛盾,让当地一些种稻户在浇稻灌溉的关键时期经常是为用水而吵得不可开交,村干部那时都害怕到老庄组而绕道走。

事情的转机是从去年开始的,为了彻底解决老庄组村民的“用水难”问题,对口帮扶兴安村的县烟草局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进行汇报与协调,后为该村争取了信阳市局(公司)的专项建设资金,修建完成全长600多米的地下灌溉管道,引来了东干渠的清澈河水,惠及30多户农户、近300 亩的农田用水,当地“用水难”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为彻底让群众摆脱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困扰,在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县烟草局与村两委又联合对年久失修的“耖耙塘”及U型渠进行了土方开挖和重新修整,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紧张施工,一个集抽水、蓄水、放水于一体的农田小水利工程呈现在村民们的面前,该项目的建设完成,进一步完善了老庄组的农业基础设施,彻底改变该地大旱灌溉不畅、制约粮食高效增产等问题,受益人口达360人。特别是在今年的夏季,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水稻主产区--固始县遭遇罕见的干旱高温天气,一些地方在7月份连续一个月无有效降雨,兴安村也不例外。但由于该村提前就做好了抗大旱的各种应急准备,利用电灌站抽水将“耖耙塘”这个“大水池”灌得满满的,在水稻生长最为关键、严防干旱的育苞期,该地农户的稻田里始终保持着湿润状态,为后期稻谷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老雷的几十亩晚稻正是因为浇上了“及时水”,才避免了减产情况的发生,丰收在望。

“‘耖耙塘’是俺们这里的最高点,大塘有水,还通过U型渠排水,下面的小塘也都是满的。”陈书记又和老雷来到“耖耙塘”边,站在整修一新的塘埂上,只见广阔的水面上微波荡漾,有鱼儿时不时翻出水面。

“过去这‘耖耙塘’堤坝太矮蓄不到太多的水,现在真的太好了,能够蓄到几千方水,俺们村民组今年还向塘里放了各种鱼苗,年底家家户户还可以分到鲜鱼吃呢!”老雷高兴的向陈书记介绍到,他们俩的背后是一片绿茵茵的丰产稻田连到蓝天的边际......(孟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