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人民 爱洒甘南:丁目迪的公益人生

2025-08-22 17:02:1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怀揣着对人民的深情,以无私的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甘肃省人大代表、兰州市政协常委、甘南州人大常委、临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目迪,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的故事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怀揣着对人民的深情,以无私的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甘肃省人大代表、兰州市政协常委、甘南州人大常委、临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目迪,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的故事,犹如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在甘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丁目迪出生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那是一个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片土地,丁目迪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

他先后创办了临潭县侨联贸易中心和甘肃省穆斯林华侨有限公司,并于1993年在沙特港口城市吉达开设了甘肃省第一家驻沙特企业——“甘肃省穆斯林华侨有限公司吉达分公司”,将甘肃的轻工业产品和日用百货销往阿拉伯市场,为甘肃商品打开国际销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在经商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匮乏让他吃尽了苦头。不识字的他,连合同都不会签,一次在巴基斯坦转机时,因不懂外语,在机场从下午一直滞留到第二天凌晨4时。这些痛苦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奉献的种子。

丁目迪深知,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根本途径。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正处于上升期的生意交给哥哥打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公益事业中。1989年,他向县里提议筹建临潭县民族中学,得到了批准。此后,他四处奔走,多方筹措资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1992年建成了临潭县民族中学,解决了当时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学校建成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从1994年3月担任临潭县教育基金会会长起,他就开始了漫长的捐资助学之路。近3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出资奖励临潭县民族中学学习优秀的各族学生和辛勤奉献的老师。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贫困学生送去助学金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除了民族中学,临潭县回民中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丁目迪的心血与汗水。建校伊始,他不辞辛劳,四处筹集建校资金和教学设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他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给教职工送去慰问品,资助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贫困学生 。2013年5月,他拿出5万元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并为初三学生征订了价值5万多元的复习资料;2014年至2018年,他每年拿出1.5万元资助30名各族贫困学生。多年来,受他资助的贫困学生多达1200余名。

他还积极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助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带领慰问团前往甘南地震灾区,给临潭回中送去了50台电脑及10万元资金;2014年,他联系北京民族中学与临潭回中建立牵手帮扶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19年,他为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资助3万元;2020年,他携手中国人寿天津分公司、甘肃省民族商会到临潭为贫困学生发放慰问品和助学金共计10万余元 。

丁目迪的公益事业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他的爱心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洒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为帮扶户送去紧缺物资,还积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他经常叮嘱贫困户:“一个人的好不算好,自己致富一定不能忘记那些还处于贫困阶段的乡亲,只有大家日子都过好了,生活才有滋味。”在他的帮助下,许多贫困户成功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灾难面前,他总是挺身而出。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他都积极捐款捐物、募集资金,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他还积极协调先心病儿童进行手术治疗,让那些患病的孩子重获健康和快乐。

为了推动家乡的发展,他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他四处奔走,引进投资,改善家乡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为家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积极推动家乡旅游资源的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甘南的美丽风光,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近日,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甘肃省临潭县各族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在北京、天津、兰州三地举行。生根艺术中心、北京甘肃企业商会洮商分会秘书长黎光明共同参与了活动,而这背后,离不开丁目迪的努力与付出。

作为生根艺术中心的发起人,丁目迪组织艺术家们投入创作,三十余幅书画作品融汇时代精神与地域风貌,在笔墨丹青间呈现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新成果,展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各族人民一心向党、砥砺奋进的新风貌。艺术家们将一幅幅反映祖国大好山河及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书画作品赠送给孩子们,在交流互动中,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与灵动的才艺,不仅展现了美育的成果,更让这场活动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让艺术之花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绽放出独特光彩。

2025年1月5日下午,丁目迪还携生根艺术中心十多名书画名家赴临潭县回民中学举办“党建引领、爱心铸梦、墨韵流芳”捐资助学暨书法名家进校园捐赠活动。他向20位受助学生发放每人1000元助学金,共计20000元整。书画名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完成创作并向学校捐赠作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贡献力量。

近30年的公益之路,丁目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他的善举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虽然他已经从相关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对困难群体的关心没有停止,对甘南发展的思考没有停止,在公益之路上的跋涉也没有停止。

他总是跟周围的人说:“一定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只有国家变强大了,老百姓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杆。”

丁目迪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与奉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他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为人民办实事,为社会做贡献,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华风 章衡)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