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创新“五维”健康管理模式 筑牢员工健康屏障

2025-08-22 14:02:4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下属金融板块的基层单位,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贯彻落实昆仑银行党委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重要部署,创新构建“五维”健康管理模式,从健康主体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下属金融板块的基层单位,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贯彻落实昆仑银行党委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重要部署,创新构建“五维”健康管理模式,从健康主体、健康行为、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文化五个维度系统布局,形成系统化、规范化、闭环式的健康管理体系,聚焦员工体重管理、慢性疾病防控、健康素养提升等关键环节,推动健康企业建设向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迈进,筑起了坚实的员工健康屏障。

一、突出健康主体责任,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一是顶层设计“定方向”。中心党委将健康管理纳入中心整体发展战略。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的推进与落实。制定中心《员工健康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健康企业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30余项健康举措落地,确保健康举措长效化推进。

二是自上而下“强推动”。党委书记带头部署,班子成员领办重点任务,各部门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员工全体参与,推动健康管理责任压实到人、细化到岗。定期召开健康管理专项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地执行。

三是健全考核“硬约束”。将健康管理责任纳入各部门方针目标,推动健康管理与业务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同提升。建立健康管理督办机制,设立专门工作台账,定期跟踪各项健康措施的执行进度,确保责任层层压实。推行“月度考核、季度通报、年度总评”管理机制,对各部门健康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推动健康管理责任真正落地。

二、推动健康行为养成,增强员工健康素养

一是紧盯风险“防未病”。定期组织全员健康体检,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体检套餐,提高异常指标发现率和准确率。加强体检结果的跟踪反馈,邀请专家上门“一对一”解读体检报告,多方位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针对员工工作特性,贴心购置润喉糖、护眼液、蓝光防护膜、节能灯具等防护用品,打造坚实健康管理“前置防线”。

二是丰富载体“促参与”。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健步走”、趣味运动会、球类运动会等多种健康活动,创新开设“午间赋能”“员工健康周”等系列活动,涵盖瑜伽、舞蹈、八段锦、健康诊疗等丰富内容,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切实提升全员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引导工会小组、兴趣小组自主开展游泳、徒步、骑行等组内特色健身活动,广泛激发干部员工强身健体热情。

三是优化习惯“强内驱”。开展员工健康体重挑战赛,结合体重指数、运动步数、健康打卡等方式,建立定期跟踪和激励机制,多举措、全方位让员工参与其中,不断提升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推行减盐、油、糖“三减”行动,增设健康轻食餐,逐步引导员工调整饮食结构,让健康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三、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中心健康保障

一是织密医疗保障“安全网”。以职工之家为载体建设“健康小屋”,集成健康检测、中医理疗、知识宣教三大功能,配备基础诊疗设备与常用药品,实现日常健康问题“一站式”处理。对接三甲医院开通绿色就医通道,覆盖挂号、检查、住院全流程,为员工及家属提供24小时优先诊疗服务,重大疾病响应时效缩短至48小时。

二是筑牢身心健康“防火墙”。建立“一人一档”员工健康台账,动态掌握员工健康状况,针对重大疾病、慢性病员工,制定个性化康复建议和跟踪管理措施,做到早识别、早干预、早指导。每季度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压力指数、焦虑程度等心理测评,通过融媒体平台推送趣味心理测试、情绪疏导指南等内容200余篇,员工心理调适能力测评合格率逐年提升。

三是构建员工关怀“暖心港”。构建“四必四到”员工关爱体系,用实际行动传递组织温暖。聚焦女员工特殊需求,设立标准化母婴室,定期发放特殊劳动保护用品,严格落实女工产假、产前检查及哺乳时间等权益,全方位为员工构筑起充满关爱的“暖心港”。

四、优化健康环境建设,打造安全舒适空间

一是打造健康“舒适圈”。聚焦功能完善与硬件升级,建成集阅览室、棋艺室、淋浴室为一体的职工之家,配备医疗箱、小家电等设施,便捷服务触手可及。精心设计多功能活动室,划分有氧、力量及团体训练区域,配置相应健身器材,满足员工多样化健身需求。考虑到员工工作节奏与休息需要,为全体员工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午休椅,助力员工高效恢复精力,午间休息更放松。

二是提升环境“幸福感”。对办公生活区域开展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配备新风系统、绿植、空气消毒器等,不断提升健康基础设施水平。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完善禁烟标识,规范吸烟点设置,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促使中心职工吸烟比例逐年下降。组织“最美工区”评选活动,鼓励各部门美化办公环境,营造舒适、整洁、干净的工作氛围。

三是强化设施“保障力”。定期对办公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确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给员工带来的工作困扰和潜在压力。根据员工的工作需求和人体工程学原理,为员工贴心配置可调式升降桌、健康标准的办公椅、键盘和鼠标等,有效缓解员工长期使用时的身体疲劳。

五、加快健康文化引领,营造积极健康氛围

一是全员宣教“凝共识”。组织急救知识、AED使用及职业卫生培训,实现干部员工职业卫生培训覆盖率达100%。紧扣“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节点,策划健康生活方式主题活动,引导员工理解健康企业建设内涵,形成全员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在内网开设“暖心小贴士”专栏,定期推送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个性化健康知识,让自我健康管理成为员工自觉意识。

二是抓实培训“强认识”。围绕职业病预防、心理减压、营养运动等核心课题,制定年度系统化培训计划,覆盖不同岗位员工,累计开展知识竞赛、急救比武、应急演练等实战活动20余场,参训人员超1000人次。建立“测试+回访+追踪”评估机制,确保培训内容转化为员工健康行为改善,实现健康素养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双提升,相关做法获行业主管部门通报肯定。

三是评先选优“树典型”。常态化开展“健康达人”“体重达人”“出勤达人”等评选,从行为示范、知识传播、团队带动等维度设置评价指标,激励员工在健身锻炼、饮食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争做表率。依托中心“报、网、微、端、屏”全媒介矩阵,持续挖掘健身锻炼、慢病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塑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引领的健康典型。

作者信息:郑旭辰、吉庆、徐杨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