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州:从“守店”到“精营”——乡镇小店的破局之路

2025-08-22 14:01:4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我国乡镇消费市场发生着深刻变革,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乡镇零售店铺在满足民生需求、激活乡村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佳美副食百货店的转型故事,正是当

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我国乡镇消费市场发生着深刻变革,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乡镇零售店铺在满足民生需求、激活乡村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佳美副食百货店的转型故事,正是当地零售商户适应市场变化、实现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五年前,刘太锋的“佳美副食百货”曾深陷困境。这家位于镇中心的店铺,曾是居民采购日用品的首选,但随着周边业态丰富和消费升级,传统经营方式渐显乏力。店内货架杂乱,临期商品与新品混杂,顾客常需在货柜间反复搜寻。加之镇上连锁超市的兴起,店铺营收持续下滑。“当时就想,撑不下去就关门打零工。”刘太锋说道。

一次,襄州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黄龙市场部客户经理张启寒在走访市场时了解到店铺的经营困境,张经理引导他观察同行:“街角店同样卖日用品,为啥顾客愿意多走几步?”这句话点醒了刘太锋。他发现那家店将常用品置于显眼位置,通道宽敞,价签统一,还设便民服务台,这些正是自家店铺所缺。

(刘太锋(左)与客户经理张启寒交流心得)

从抵触到尝试,刘太锋迈出转型第一步。他花两天清理店铺,处理临期商品,存放滞销货物,按“高频消费商品前置”原则重整货架:日用品移至入口处,儿童商品放于易取高度,调味品按品类分类,还购置打印机制作规范价签。调整后的店铺通透整洁,客流明显增加,老街坊邻居打趣道:“太锋,你这店换了新面貌!”

突破“坐商”思维是更关键的跨越。过去十几年,刘太锋习惯“顾客自挑、沉默收银”,鲜少主动交流。一次,带孙子的老奶奶在零食区徘徊许久却空手离开,他后来得知老人想找无添加剂饼干却不知哪种合适。这件事让他明白,沉默不等于优质服务。他开始观察顾客需求:对年轻妈妈推荐促销纸尿裤,提醒办喜事的村民可送货上门,叮嘱购买药品的老人注意保暖。起初他略显局促,但看到顾客笑容后逐渐放开。

数字化工具为经营添力。2023年,烟草局客户经理张启寒向刘太锋推广“知音通”数字系统,他起初犯怵:“初中文化哪懂这些?”在张经理指导下,他从扫码入库学起,逐步掌握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据此,他调整进货节奏,提前备足货品,及时更换新品。如今,他习惯了每天看系统库存预警与销售分析:“以前进货靠感觉,现在看数据,心里踏实。”

(刘太锋操作知音通系统)

“从等顾客来,到想顾客要什么,这是我心态上最根本的变化。”刘太锋语气坚定地说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乡镇零售户,正通过理念革新与技术赋能改变农村消费生态。他们的转型不仅见证个体成长,更折射出农村商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市井活力。(慕晓铮)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