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长三角铁路增开计划,包括短期、长期增开两个方面。聚焦周末及前后,增开G9270上海虹桥—蚌埠南列车,满足周末连休时段客流需求;增开G9264/5上海虹桥—阜阳西列车,覆盖“周末+周一”,匹配休闲、探亲客流高峰。此外,针对日常高客流区间,增开杭州东—义乌的C4283、C4285、C4287等列车,周期覆盖整个8月,满足日常持续客流需求。
近日,长三角铁路部门针对暑期客流高峰,持续增开多方向列车,涵盖周末连休、跨周末探亲及日常高客流区间。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旅客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长三角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的坚定步伐。
政轨联织,密网夯基一体新篇章。长三角铁路增开计划的背后,是区域政策协同的持续深化。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三省一市正以“轨道上的长三角”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政策协同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以沪苏嘉城际铁路为例,其全面推进将实现上海虹桥与嘉兴南湖、苏州吴江的轨道交通直连,形成长三角核心区的“黄金三角”交通骨架。这种跨省域的轨道互联,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推动了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民需精配,服务升阶体验新境界。此次增开计划的一大亮点,是对旅客出行需求的精准匹配。针对周末连休及跨周末探亲客流,铁路部门增开列车,覆盖“周末+周一”时段,满足休闲、探亲双重需求。针对日常高客流区间,有效缓解了通勤压力。这种精准调度得益于铁路部门对客流规律的深刻把握。通过“一日一图”动态调整,确保了运力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经产联动,赋能激活发展新高程。轨道网的加密,不仅便利了旅客出行,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以杭温高铁为例,其开通使仙居、磐安等地一步迈入高铁时代,浙江陆域“1小时交通圈”梦想成真,直接拉动当地旅游经济,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协同。长三角铁路网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链集群的形成,形成近千家产业链相关企业的集聚,工业产值突破。这种“轨道经济带”效应,正在推动长三角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跃升。
长三角正以“轨道速度”重新定义区域发展的边界。可以预见,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长三角将成为全球首个“轨道上的都市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长三角方案”。(刘俊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