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2025年8月17日上午,郑州大学渔韵青兴实践团队踏上了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的土地,深入乐清电子智联小镇与乐清市虹桥商会,探寻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助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密码。
图1实践团队成员与虹桥商会办公室主任高泉智在乐清电子智联小镇门口的合影 通讯员 高一心 摄
乐清电子智联小镇: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的变革实践
在虹桥商会办公室主任、全国劳动模范高泉智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跟随讲解人员李媛媛深入小镇展厅。实践队员们在李媛媛的讲解下了解到乐清电子智联小镇坐落于虹桥镇东部,这片总规划面积约3.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着195家企业,其中不乏2家上市企业。这里是数字经济与传统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前沿阵地,自2020年创建以来,不断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小镇总产值高达131.7亿元,数字经济特色产业产出占比达90.8% ,亩均税收79.1万元,已入选首批示范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名单,成为乐清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漫步其中,现代化的产业园区与智能工厂有序分布,智能门禁、智慧停车、数字安防等数字化应用随处可见。团队成员驻足观看智能小镇宣传片,亲眼目睹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传统电子元器件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高精度、大规模生产,绿色智能的未来生活浮现眼前,深刻感受到了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以及人们未来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
图2团队成员在乐清电子智联小镇展厅观看3D影片 高一菲 摄
虹桥商会: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乐清市虹桥商会进行联络对接工作。高泉智主任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详细介绍了商会的基本情况。虹桥商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全国“四好”商会,虹桥商会发扬并践行着“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结合独一无二的创新“党建+”管理模式不断让商会的力量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熠熠生辉。
图3虹桥商会办公室主任高泉智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商会党组织建设工作 虹桥商会相关工作人员 通讯员 陈安琪 摄
了解到虹桥商会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作用,团队成员联络虹桥商会,起中间沟通桥梁作用,对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企业进行采访报道并且表达感激与敬意。作为虹桥商会办公室主任,高泉智谈到,“虹桥商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开展活动,助力共同富裕,成效显著,获多方认可,未来我们也会不断努力,推进共同富裕。”
在交流中,实践团队成员一一积极发言,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调研思考,就商会如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出谋划策。有成员提出,商会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搭建乡村特色农产品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桥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也有成员建议,组织企业开展技术下乡活动,为乡村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培训,让创新党建管理融入基础,打牢乡村振兴的管理基础。
图4实践团队成员与虹桥商会办公室主任高泉智在虹桥商会会议室开展基本工作交流会 虹桥商会相关工作人员 摄
实践总结:青春助力振兴共绘发展新篇
此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对成员们而言,在乐清电子智联小镇,实践队员们看到了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虹桥商会,与地方商协会深入交流,起中间沟通桥梁作用,为后续对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企业进行走访报道以及表达感激与敬意打下基础,为高校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搭建了桥梁。未来,成员们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继续关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贡献青春力量,让数字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书写属于郑大青年的奋斗篇章。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一菲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