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澎湃向前,老年人拥抱视频创作新技术,正在点亮银发智慧、丰盈晚年生活。但是剪辑工具的技术门槛却让其陷入“看得见却够不着”的创作困境。为改善这一困境,7月1日至7月11日,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稡翁之意”志愿公益服务团队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北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动,举办了为期十天的AI视频剪辑学习班,帮助长者们掌握智能剪辑工具操作技能,满足其日常创作与分享的需要。
倾听心声定方向,银龄创作有期盼
在课程筹备阶段,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研、学员访谈及往期课程反馈,捕捉到老年学员对AI视频创作的浓厚兴趣。受访长者感慨道:“看年轻人用AI做视频又快又好看,可那些按钮密密麻麻的,自己摸索半天也搞不明白。”
基于此情况,实践团队针对性设计课程方案,挑选了操作友好的AI视频工具,并配套制作分步骤演示视频与大字版图文教程,确保长者能实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解锁技能添新能,操作上手即刻成
课堂创新采用“集中授课+场景实践+‘一对二’个性辅导”的教学模式。理论讲解环节,长者们专注学习要点,频频用手机拍摄功能界面截图。
留存生活温情处,银龄创作跃指端
在智能剪辑课程的教学中,实践队员重点演示了AI指令创作方法。长者们专注记录操作要点,亲手练习“旅行记录”“日常生活”等主题指令创作。主讲志愿者逐步解析操作逻辑,一位长者看着自己生成的脚本感叹:“原来写视频剧本不用动笔,跟AI说说话就能成!”
剪辑实践课堂气氛热烈。长者将AI脚本粘贴至剪辑软件,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习添加背景音乐、调整片段时长。长者们戴起老花镜紧盯屏幕,滑动编辑轨道,成功输出人生首支数字短片。实践环节刚落幕,学员群便涌入许多作品——旅游风光、祖孙日常等主题五花八门。
课程结束后,长者们积极将创作的AI视频分享至学员群,旅游风光、家庭欢聚等主题作品刷屏不断。大家热情互评点赞,交流特效技巧。
代际同心搭桥梁,双向赋能笑满屏
本次银龄智能手机课堂的深入开展,不仅帮助社区长者掌握了用视频记录生活的数字技能,让珍贵记忆在影像中鲜活留存,更使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互动教学中提升了服务能力。
在未来,"稡翁之意"志愿公益养老服务团队将与北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化协作,持续推出适老化数字课程,让老年群体不仅接触新技术,更能运用技术丰富日常生活,真正拥抱"智慧养老"的幸福感。(广东财经大学:“稡翁之意”志愿公益养老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