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虽已入秋,暑气未消。艳阳高照下,滁州市局物流中心园区的工会驿站招牌熠熠生辉。这里是户外工作者的“歇脚点”,更是传递温暖的“中转站”。驿站里的每一帧场景,都藏着志愿者对户外工作者的“驿行守护”。
义诊送爱心
医生志愿者正在为户外工作者开展爱心义诊
医生志愿者正在为过往群众开展爱心义诊
“师傅,您坐,我给您量个血压。”驿站旁的义诊桌前,身穿白大褂的李医生,微笑着招呼刚放下扫帚、额角还挂着汗珠的环卫工人贲师傅。
“医生,我前一段时间才做的体检,血压血脂都怪好,就是这几天有点头晕,不知道是不是天热的原因?”
“血压是稍微高了一点点,日常得多注意,记得常量量血压。油腻重口的少吃……”李医生眼神专注地叮嘱着。
话音未落,一对路过的老夫妻坐了下来:“医生,方便也给我们老两口量一量吗?”
“方便、方便,平时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高血压史?”
……
为切实将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滁州市局直属分局、物流中心对接当地医院医生志愿者,在工会驿站旁,为户外劳动者及往来群众提供基础健康检查、专业咨询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用健康为群众送去了爱心的呵护。
普法护安心
志愿者正在开展普法宣传
“师傅,歇脚的时候来看看这民法典宣传册,里面全是过日子用得上的法律知识。”爱心驿站的普法咨询台前,直属分局普法志愿者一边递过宣传资料,一边热情地招呼刚停好货车的王师傅。
“正好,我想咨询个事儿。”王师傅擦了擦手心里的汗,接过宣传册翻了起来,“我楼上那户人家水管漏了,把我家天花板泡坏了,这损失要谁来扛呢?”
普法志愿者指着宣传册上的条款解释道:“您看这一条,民法典里写得明明白白,不动产……。”
为切实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直属分局借助工会驿站等平台,组织普法志愿者提供民法典咨询,围绕邻里纠纷、买卖交易等生活中常见的民事法律问题,开展常态普法宣传。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法律早就走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面对面讲解、点对点分析的普法宣传中,群众的法治观念得到了有效提升,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更加坚固。
凉茶沁人心
驿站一角,2名身着徽映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动作麻利地分装着熬得沙糯的绿豆汤。
“大伯,给您一杯绿豆汤,能加糖吗?”志愿者熊伟双手捧上一杯绿豆汤,递给身旁刚清扫完的环卫工人。
“可以少放点儿,我血糖还真不高,谢谢你啊!”
“您天天扫这条街,辛苦啦!”熊伟一边往杯里放白糖,一边说,“我们早上就开始煮了,炖了2个小时,就想着让大家喝着舒坦。”
为缓解酷暑里的燥热,滁州直属分局、物流中心志愿者们精心熬制绿豆汤等饮品,为高温下奔忙的户外工作者们送去了清凉的关怀。
随着人群散去,义诊的桌子已经收拾干净,普法手册被志愿者烂熟于心,绿豆汤桶底还剩着点绿豆渣。“歇歇脚、喝喝水、热热饭、充充电、避避暑……”驿站墙上标语愈发朴实无华,却仿佛向众人作着“你们守护城市,我们守护你”的宣誓。
驿站如家,驿路同行。一次义诊、一次普法、一杯凉茶,滁州市局直属分局、物流中心志愿者们,将这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关怀,种进了驿站里每一位户外工作者的心田。
(滁州市烟草专卖局直属分局 徐衡、张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