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作为国家发展的筋骨与脉络,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勾勒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图景。近年来,中国铁路在技术突破、绿色转型、国际联动等领域持续发力,用一系列实打实的成就,诠释着新时代交通强国的责任与担当。
技术攀峰,铸就速度新标杆。中国高铁已是全球铁路技术的创新标杆。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350公里时速高铁商业运营的国家,“贴地飞行”让亿万旅客感受科技便捷。福厦高铁新型动车组试验中,单列453公里时速与891公里相对交会速度,将“中国速度”推向新极限,为CR450 动车组研发奠定基础。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填补了航空与轮轨交通的速度空白。这种“地面飞行器”穿梭于城市群间,将重塑区域时空格局,为都市圈一体化注入动力。从轮轨到磁浮,中国铁路以持续技术迭代书写自主创新篇章。
绿色转型,擦亮发展新底色。铁路的绿色基因不断被激活。推广直供电技术电力机车,告别传统机车对柴油的依赖;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煤燃油锅炉,让站房运转更低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74.9%,燃油年消耗量较峰值减少352万吨,相当于年减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铁路在运输结构调整中担当“主力军”,提升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减少公路货运碳排放,为蓝天保卫战助力,成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让绿色理念随铁轨延伸落地。
开放联动,搭建共赢新桥梁。在“一带一路”蓝图中,铁路是连接内外的关键纽带。新藏铁路的建设,将强化新疆、西藏战略支点地位,密切中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列车穿越崇山峻岭,带去的不仅是货物与旅客,更是合作机遇。从亚吉铁路到中老铁路,从中欧班列常态化到跨境高铁探索,中国铁路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交通网络。这既是技术标准输出,更是发展经验共享,让“中国方案”为世界铁路发展提供思路,拓宽中外合作之路。
民生赋能,传递时代新温度。铁路发展的落脚点是人民获得感。优化运行图、提升站车服务、推广电子客票,让出行更省心;保障粮食、能源等重点物资运输,让经济运行更平稳;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让企业发展更省力。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铁路织就的交通网拉近地理距离、缩小发展差距,创造就业、带动产业,让更多人共享成果。在飞驰的列车上,人们真切感受时代脉搏。
轨道向前,创新不止。中国铁路以创新为笔、绿色为墨,绘制发展壮卷,为民族复兴铺就坚实铁轨。(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