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店里装了彩色投影灯,晚上来买东西的年轻人明显多了,上周光柠檬茶就卖了300多杯!”在祁阳市沿江西路夜市,零售户周老板一边调试着新换的LED灯箱,一边笑着向回访的客户经理介绍。夜幕降临,这条全长800米的夜市街上,10余家“最美夜市小店”的灯箱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与霓虹交织,升腾的烟火气中透着蓬勃的生机——这正是祁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三个加法”激活夜间经济的生动缩影。
“亮化+引流”:点亮夜风景,聚起烟火气
图为亮化改造后凌晨仍在营业的夜市小店
“以前晚上路过这条街,黑漆漆的不敢多待,现在灯亮了、店美了,吃完饭总想来逛两圈。”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夜市挑选饰品时说。
祁阳烟草瞄准夜市“颜值”短板,启动“点亮夜市计划”,组织客户经理逐户走访浯溪一中、沿江西路等6个夜市商圈,根据店铺特色定制亮化方案,为小吃店推荐暖光条形灯箱突出食物色泽,为杂货铺设计卡通投影灯吸引亲子客群,为便利店加装节能霓虹招牌提升辨识度。目前已指导48家零售终端完成亮化升级,其中4家因独特的灯光设计成为市民打卡点,夜间客流量平均增长40%。
线上引流同样精准发力。针对零售户“想宣传却不会做”的难题,组建“融媒体工作小组”,手把手教商户用手机拍摄短视频:记录手打柠檬茶的制作过程、展示24小时便利店的深夜服务、捕捉夜市摊主与顾客的暖心互动。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内容在本地生活号发布后,累计获赞超5000次,其中零售户王姐的“夜市甜品摊vlog”单条播放量破2000,带动店铺夜间营业额提升60%。同时协助商户运营微信公众号,推出“夜市打卡地图”“深夜福利券”等活动,引导线上粉丝到店消费,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良性循环。
“延时+增品”:延长服务链,留住夜行人
图为零售户新增的陶瓷工艺品销售专区
晚上10点,沿江西路的“不打烊便利店”里依旧人头攒动,冰柜里的绿豆沙、清补凉被年轻人频频取走。“以前晚上9点就关门,现在改成24小时营业,光后半夜就能多赚200多块。”店主小刘翻着台账介绍。
针对夜市消费主力多为年轻人、大学生的特点,祁阳烟草绘制“夜间消费热力图”,标注出4个凌晨仍有客流的核心点位,引导商户根据客流高峰调整营业时间,目前已培育24小时营业终端12户,其中8户夜间营业额占比超全天的60%。
在品类优化上,聚焦“暑期夜消费”需求,举办“夜市选品会”,邀请饮料、零食供应商现场展示适合夜间消费的新品,针对解暑需求引入冰镇绿豆沙、气泡水等,瞄准夜宵场景推荐即食卤味、烤肠等,兼顾休闲需求增加陶瓷手串、荧光玩具等。零售户张哥的店铺原本只卖烟酒,在客户经理建议下增设“清凉角”,一个月就卖出清补凉400余份,消费者留店时间从平均8分钟延长至28分钟。“以前顾客买完烟就走,现在买杯柠檬茶能坐半小时,顺带还能多卖几包烟。”张哥算起了“联动账”。
“赋能+提效”:夯实基本功,激活新动能
图为指导零售户使用湘汇零售扫码收银
“大家看这个案例,李姐通过‘会员积分换饮品’活动,把复购率提高了30%……”在“夜市经营小课堂”上,零售户李姐正分享自己的经营心得,台下50多位商户听得认真。
针对夜市商户营销能力不足的问题,祁阳烟草开展“靶向培训”,邀请成功商户讲实操经验,比如如何用“第二份半价”吸引结伴消费,请专业讲师教基础话术,比如“冰镇饮料需要吗?刚从冷柜拿出来的”,组织模拟演练应对客流高峰的库存管理。截至目前,已举办“夜市经济与特色经营”专题培训23场,覆盖520余户,参训商户的客单价平均提升25%。
数字化工具让经营更高效。“以前收现金总出错,现在用店铺管理系统扫码,一秒搞定还能查库存,晚上忙起来也不慌了。”零售户陈叔演示着新配置的店铺管理系统,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芙蓉王实时库存”“今日卷烟销售台账”等数据。针对夜市人工收银效率低、库存难统计的问题,祁阳烟草加大走访力度,新配置店铺管理系统、智能收银设备56套,帮助商户实现“扫码收银、库存预警、会员管理”一体化操作,收银效率提升60%,错单率从12%降至3%以下。
下一步,祁阳烟草将依托沿江西路等夜市经济带,规划“特色夜市零售圈”,引导零售户发展“烟+饮品+文创”复合经营模式,持续为夜间经济注入新动能,让烟火气更旺、商户钱包更鼓、市民体验更佳。(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