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为卷,青春作笔:南农大“河小青”专项行动纪实

2025-08-13 10:15:5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为落实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实施方案,响应江苏省“河小青”专项行动号召,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圾分·青山薪火”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深入南京市多个片

为落实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实施方案,响应江苏省“河小青”专项行动号召,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圾分·青山薪火”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深入南京市多个片区,开展巡河护河与社区环保宣讲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躬身河岸清污溯源,创新融合红色基因与绿色理念,以青春行动守护城市水脉,播撒环保星火。

团队合照

躬身河岸,解码城市“绿”脉搏

7月13日和16日,团队联合“微光聚”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在香林寺沟、紫金山一沟展开巡河护河行动。在香林寺沟沿岸,队员们手持垃圾夹与垃圾袋,地毯式清理散落的烟蒂和塑料瓶,俯身观察水体状况,记录水质变化;同时深入走访沿岸居民,倾听水环境治理的“民声”。在锁金村街道的组织下,团队前往紫金山一沟,仔细巡查并沿途捡拾垃圾。锁一社区的院落里,队员们作为环保宣讲员,向聚集的居民分享“水密码”、传授“分类诀”。一本手册、几幅图解、真诚对话,环保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这一次,清洁行动与社区宣教同频共振,为后续孕育更具特色的“绿”实践埋下伏笔。

队员们清理沿岸垃圾

红绿相融,激活社区“新”动能

团队创新探索“垃圾分类+红色教育”融合模式,将革命精神注入绿色实践。在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树德里社区,队员们深情讲述革命年代物尽其用的故事,巧妙链接垃圾分类的资源循环理念,引发居民强烈共鸣。宣讲后,队员们穿梭街巷担任“分类引导员”,在商铺与投放点耐心指导分类技巧,收集优化建议。

在栖霞区马群街道南湾营社区,团队通过创意互动点燃参与热情。队员们将奶粉罐改造为分类桶,以乒乓球模拟垃圾,邀请居民上台演练投放。这种“理论+模拟+问答”的形式显著提升了分类技能掌握度。红色教育环节,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再次叩响居民心扉。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与社会监督员深入社区垃圾集中投放点开展桶边督导,并与环卫工人、社区管理者交流,直击基层分类痛点。

队员在龙翔雅苑社区垃圾集中投放点与工作人员交流

队员与社区居民交流

童心筑绿,变废为宝续薪火

在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四社区,团队以“环保非遗巧融合”为主题,带领儿童开启绿色创作之旅。队员们讲解棕榈叶“变废为宝”的价值,手把手教授非遗竹编技艺。孩子们劈篾、编织,将废弃叶片化作灵动蜻蜓,在趣味互动中深化垃圾分类认知,种下环保的种子。

7月18日,团队走进秦淮区红花街道龙翔雅苑社区,以“宣讲+游戏”模式延续绿色薪火。环保知识有奖问答吸引孩子们踊跃抢答。团队还通过转盘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枯燥分类知识“活”起来,提升社区宣传实效。

队员与小朋友进行互动

步履未停:微光聚火书写青春担当

从河岸清眸到红绿宣讲,从童心筑梦到社区赋能,“青山薪火”团队探索“生态守护+精神传承”的双螺旋路径,让革命岁月的勤俭基因在垃圾分类中焕发新生,为社区生态文明注入持久生命力。这支青年队伍将继续深耕金陵大地,以持续观察、对话与实践,见证微光汇聚的薪火如何点亮清澈河湾,脉动绿色未来。(文字:李炳臻   图片:洪儒雅)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