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史韵新声志愿服务队走进沈阳市沈北新区清水社区和蒲雅社区,开展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本次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丰富多彩的非遗工坊带到社区孩子们身边。志愿者们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用创新实践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非遗活态传承,千年技艺浸润童心
团队充分发挥历史学专业优势,让书本上的非遗“活”起来。皮影戏工坊里,孩子们亲手绘制《西游记》角色,在光影跃动间演绎童真幻想;剪纸课堂上,巧手翻飞,将“意外”转化为创意,童趣窗花绽放传统新韵;汉字溯源课中,孩子们执笔书写古老字符,从“人倚树下即为休”的智慧里,感悟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图为孩子们展示皮影作品)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剪纸)
(图为孩子们书写毛笔字)
多元艺术共融,架起民族同心桥
活动巧妙运用艺术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描绘民族团结画卷。水彩与粘土舞动指尖,56个民族的绚烂服饰跃然纸上,孩子们惊叹于百花齐放、交相辉映的中华文化多彩画卷;《爱我中华》的旋律中,孩子们用手势舞串联起深厚的情感纽带;中国地图拼图竞赛里,稚嫩的小手协作还原壮丽山河,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国土完整与民族交融的意义。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画民族服饰)
(图为孩子们展示粘土作品)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手势舞)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拼中国地图)
创新服务赋能,成长关怀多维延伸
团队打破边界,构建融合文化传承与全面成长的育人生态。“知心姐姐”倾听空间成为心灵港湾,志愿者用温暖对话守护成长心声,并引导孩子们分享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感悟;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巧妙融入实践,引领绿色新风尚;吸管创意搭建挑战赛激发奇思妙想,“星空瞭望塔”等作品在协作中诞生,团队精神悄然生长。
(图为小朋友写下成长烦恼)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模拟垃圾分类)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学子以专业知识浇灌文化沃土,用青春热情点燃传承薪火。未来,史韵新声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化校地联动,拓展更多非遗项目进社区,让文化传承之光点亮更多童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坚实的青春力量。(杨志伟 张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