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京津冀教育协同育人优势,7月11日,京津冀地区多所高校领导及师生代表走进河北长安,开展了一场“产教融合”的参观交流活动。
零距离感知:参观体验感拉满
活动伊始,高效领导和师生代表团先参观了河北长安的车型展览。多款热销车型及新上市的长安凯程V919整齐排列,由凯程汽车研究院的总体设计副总工程师陈鑫现场讲解设计理念与核心性能。大家兴趣浓厚,纷纷进入驾驶舱亲身体验,直观感受汽车工业的品质跃升。
劳模创新工作室:感受工匠力量
随后,高校领导及师生代表们移步至“全国劳动模范”张赫的创新工作室,这里不仅仅是技术攻关的“孵化器”,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之地。张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成果,讲述攻坚故事。师生们被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深深感染,对工匠精神有进一步认知。
创新工作室内的整车电器实训教具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大家驻足在教具前,或上手体验,或认真聆听,全神贯注地了解整车制造过程。
“智造”现场:探秘汽车诞生
离开充满创新活力的工作室,大家来到车间生产线旁进行参观,亲眼目睹汽车的总装环节。整齐有序的生产线、无人驾驶的物流车、严谨细致的质量检测,无一不展现了河北长安正在向智能标准化工厂迈进的坚定步伐,更是“中国智造”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展示。
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的生产线参观让他们深刻理解到如今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活力,更加坚定学好知识、为“中国制造”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思想碰撞:共绘教育协同发展蓝图
参观结束后,校企双方举行了专题座谈会。定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贾玉芬、思政体卫科科长王立辉,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正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丽、定州市教育局与河北长安技术骨干围桌而坐,围绕人才培养、技术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气氛热烈。
此次京津冀高校代表团的深度参观交流,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实地体验整车制造过程,不仅极大扩宽了师生们的产业视野,更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了实践创新的种子,架起连接课堂知识与产业实践的坚实桥梁。
河北长安将继续敞开大门,积极参与到京津冀的协同人才建设中,为培养支撑汽车强国建设的生力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注入强劲动能!(陈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