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在通城县沙堆中心完小的校园里,熊敏老师已默默坚守六个年头。从初入乡村时的青涩,到如今成为孩子们眼中“最懂他们的人”,她用脚步丈量着乡村教育的土地,用爱心编织着孩子们的成长梦,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初心如炬,扎根基础教育沃土
时间回到2019年的秋天,熊老师带着对小学教育的憧憬,走进了通城县沙堆中心完小学的校门。彼时的她,怀揣着“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信念,面对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她暗下决心:要做孩子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通城县沙堆中心完小位于乡镇,不少学生来自周边乡村,家庭条件有限,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有的孩子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有的孩子开口说英语就脸红。她没有抱怨,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课后辅导上:每天放学后,她的办公桌前总围着一群学生,她逐个教他们认读字母、练习发音;周末主动留下来,带着孩子们看英语动画、唱英文儿歌,一点点拉近他们与英语的距离。
“教育就像种庄稼,你付出多少汗水,就会收获多少果实。”这是熊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六年里,她带过三届学生,从三年级的字母入门到六年级的简单对话,她始终用耐心陪伴孩子们成长,看着他们从不敢开口到能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眼神里的光芒愈发明亮。
匠心巧思,打造生动课堂乐园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熊老师深知,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而是琢磨出一套“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让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授三年级字母课时,她把字母变成“卡通形象”:教字母“B”时,用蓝色卡纸做出小熊的耳朵形状,让孩子们模仿小熊“B-B-B” 的叫声;讲字母“D”时,带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门(door),用手比划门的形状记忆字母。孩子们在玩闹中就记住了字母,班里的字母认读达标率始终在年级前列。
荣誉加身,永葆教育赤子之心
六年的耕耘,让她收获了诸多荣誉:2020年获评“校级优秀教师”,2021年获得“优秀管理干部”称号,2025年获得“优秀党员”称号。这些荣誉背后,是她无数个清晨的备课、深夜的批改,是她对每个孩子的用心付出。
面对荣誉,熊敏始终保持着谦逊:“教育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她依旧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在教室门口用英语笑着迎接孩子们;依旧在放学后留下来,帮学困生辅导英语;依旧在孩子们需要时,用一句温暖的英文鼓励“Come on! You can do it!”
在小学教育的这片沃土上,熊老师用六年的坚守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未来,她将继续带着对教育的热爱,陪伴更多孩子走过美好的童年时光,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关爱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