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赞阳街道陈埠村热闹的街市上,吴长海的祥发超市曾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开业之初,夹在两家大型商超之间,受限于资金和经营手段,吴长海的生意一度举步维艰。
图为吴长海的祥发超市。
环境升级,小店焕新颜
意识到需要改变,吴长海首先从改善店铺自身环境入手。在烟草客户经理的建议下,他重新规划了店内布局,拓宽了走道,让顾客购物更舒适。
货架陈列更加整洁有序,商品分类清晰,重点区域灯光明亮。他还特意在门口开辟了一块区域,增设了几把椅子和一个小茶几,为顾客和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歇脚、聊天的便利空间。
“环境干净敞亮了,大家才愿意多停留一会儿。”吴长海说。这一改变,让原本普通的便利店,开始有了社区“驿站”的雏形,吸引力初步显现。
图为祥发超市店内环境,店员正在整理商品。
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米”
店铺环境改善后,吴长海敏锐地捕捉到社区居民的另一个痛点——收寄快递不便。
村里的快递点少,取件时间不灵活,让不少上班族和老人感到困扰。看准这一需求,吴长海主动联系了多家快递公司,申请成为村级快递服务站。
为确保服务质量,他设立了专门的快递存放区,安装货架,分区编号,并建立了详细的登记取件流程。无论大小包裹,他都认真核对信息,发送取件通知。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临时无法取件的居民,他还提供短时保管或电话沟通服务。这项“快递驿站”服务迅速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再也不用跑远路或掐着点取快递了,到吴老板这随时能拿,方便又放心!”居民王阿姨称赞道。快递业务不仅带来了稳定的人流,也让祥发超市成了村里信息流通的一个小枢纽。
图为祥发超市的快递驿站,店员正在帮助村民收取快递。
巧借场地,夜市引流共赢
随着傍晚取快递和纳凉的人增多,吴长海观察到超市门前的小空地还有潜力可挖。村口几家烧烤摊生意红火但场地有限,常常显得拥挤。吴长海主动找到烧烤摊主老李商量:“我这门口晚上空着也是空着,你们可以把几张桌子摆过来,我这有灯,地方也宽敞些,大家坐着也舒服。”
这个提议一拍即合。吴长海免费提供门前场地和照明,烧烤摊则带来了旺盛的夜间人气。每当夜幕降临,超市门前便热闹起来。吃烧烤的顾客顺道在超市买饮料、零食、纸巾;来超市取快递、买东西的居民,也可能被烧烤香气吸引,坐下小酌几杯。双方客流相互转化,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吴老板这地方好,我们生意更好了,他店里晚上销量也明显增加,真是双赢!”烧烤摊主老李笑着说。祥发超市借助“场地共享”,巧妙地将自身融入了社区的夜间生活圈。
服务为本,小店赢得大口碑
除了快递和场地共享,吴长海还坚持为周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忙碌的上班族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他购置了小货车,承诺快速响应,风雨无阻。
这些点点滴滴的便民举措,让祥发超市在村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从单纯的购物点,变成了值得信赖的社区好邻居。
曾经夹缝中求生存的小超市,如今人气兴旺。整洁的环境、贴心的快递服务、便利的夜间休闲空间以及有温度的送货上门,共同构成了祥发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吴长海的成功转型证明,小商户立足社区、洞察需求、勇于创新服务模式,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新路。他的“社区驿站”模式,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促进了邻里互动,也为周边小微商户的合作共赢提供了生动样本,为繁荣乡村商业、提升社区生活便利度贡献了力量。(薛嘉豪 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