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姐,今天的红烧排骨太香了,带孩子忙到现在,热乎饭一到真是解了急!”中午时分,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柴沟镇欣欣商店里,店主徐欣的手机微信不断弹出新消息,屏幕那头是预订盒饭的宝妈们发来的感谢。灶台边,她正麻利地分装刚出锅的凉拌三丝,小店的烟火气混着饭菜香,格外动人。
谁能想到,三个月前,这家店还笼罩在经营的阴霾里。
困境中寻路:小超市的“突围”灵感
今年5月,山东潍坊高密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一基层服务站客户经理陈珊珊像往常一样走访欣欣商店,刚进门就发现店主徐欣对着冷清的货架发愁。“周边新开了两家大超市,促销活动一波接一波,老顾客都被拉走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徐欣的声音里满是沮丧,甚至动了歇业的念头。
陈珊珊一边安慰,一边帮着分析:“大超市拼规模,咱们可以拼特色。您想想,周边小区的住户最缺啥?”正说着,一位抱着孩子的顾客走进来:“徐姐,有现成的热乎饭吗?带娃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没时间做饭。”徐欣无奈地摇摇头:“只有方便面和面包,小孩子也不爱吃啊。”
图为陈珊珊(右)在店内指导徐欣饮料销售技巧
顾客的话让陈珊珊眼前一亮。她想起徐欣朋友圈里常晒的家常菜,糖醋排骨、番茄牛腩……评论区总有朋友夸她“厨艺赛大厨”。“徐姐,您的手艺不就是最好的招牌?”陈珊珊拉着徐欣盘算,“小区里带娃的宝妈肯定不少,咱们推出预订送餐服务,价格比外卖实惠,菜色家常健康,肯定受欢迎!”
徐欣眼睛亮了:“我平时给家人做饭就爱琢磨菜谱,多做几份不算啥!既能帮大家解决吃饭难题,又能带动店里生意,这主意好!”
烟火气聚客:从“一顿饭”到“一串单”
说干就干。在陈珊珊的提醒下,徐欣第一时间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咨询,按要求完善了厨房卫生设施、配备了消毒设备,很快就办好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她通过顾客微信群发布了“宝妈爱心送餐”计划:每天提前公布菜谱,群内接龙预订,荤素搭配、主食可选,每份15元管饱,满3份免费配送。消息一发出,当天就接到8个订单。
为了保证出餐效率和品质,徐欣把家里的小炒锅换成了大容量铁锅,专门联系了本地蔬菜批发商,每天清晨挑选新鲜食材;陈珊珊则帮她想了个“透明化”点子——用手机拍下备菜、烹饪的全过程,发到群里让大家“云监督”。“您看这排骨,都是当天现剁的,焯水去血沫一步不落”“凉拌菜用的是纯净水清洗,放心吃”……真诚的分享让订单量稳步上涨,半个月就突破了30单。
更意外的是,订餐的顾客常会顺手带些商品:订完午饭的宝妈捎走一袋尿不湿,取餐时顺手买瓶酱油,甚至有顾客因为饭菜好吃,特意来店里采购周末的食材。“以前一天营业额勉强过百,现在光中午的盒饭就能卖500多,连带商品销售额翻了一番!”徐欣算起账来笑意盈盈。
服务里生花:从“做生意”到“暖人心”
8月初的走访中,陈珊珊看到徐欣的店里热闹非凡:货架上新增了儿童零食专区,墙角摆着宝妈们寄存的婴儿车,收银台后面墙上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旁又多了一张“每日食材溯源表”。“陈经理,多亏你当初点醒我!现在不光有宝妈订午餐,还有人建议我加早餐,甚至想跟我学做菜呢!”徐欣兴奋地展示着新添置的蒸箱,“我打算下周开始卖菜肉包和小米粥,再把做菜的技巧拍成小视频,大家看着学也方便。”
陈珊珊又帮她梳理了新思路:开通“线上点餐小程序”,增加“少油少盐”“免辣”等定制选项,甚至可以接受“代买食材”的附加订单。如今,徐欣的顾客群从最初的20多人扩展到200多人,除了盒饭,店里的日用品、生鲜销量也跟着攀升,真正实现了“以餐带销、以情留客”。
图为徐欣在店内认真挑选蔬菜做好烹饪准备
“每天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大家说‘好吃’的反馈,”徐欣擦了擦额头的汗,转身又进了厨房,“这烟火气里,藏着的不光是生意,更是街坊邻里的信任。我得把这口热乎饭做好,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灶台的火苗跳动着,映红了徐欣的笑脸,也照亮了小店里藏着的民生温度。在柴沟镇的街头巷尾,这样扎根群众需求的便民服务,正像夏日的藤蔓般悄然生长,结出满满当当的幸福果实。(黄元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