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缕醇厚的烟香从烤房氤氲散去,嘉禾县广袤田野孕育的金色希望,便涌向了星罗棋布的分级工场。
走进普满乡逸香烟农合作社的分级工场,浓郁醉人的烟香瞬间包裹全身。三十多位村民屏息凝神,指尖在金黄的烟叶间灵巧翻飞、精准归类,动作行云流水,沙沙作响的叶片声仿佛奏响了一曲家门口的“增收乐章”。这方寸工位,不仅是对烟叶价值的精雕细琢,更是乡亲们用双手在家门口编织幸福生活的生动舞台。
(乡亲们正在认真开展烟叶分级)
三公里:打通烟农心头路
“以前?愁死个人!”广发镇烟农李大哥一边麻利地在家捆扎着刚出炉的烟叶,一边打开了话匣子,“烟站路远,烟叶娇贵怕磕碰,找地方存放难,来回搬运既费力气又多花钱,真是劳心又伤财!”如今,这份忧虑已成过往。他只需将精心打捆的烟叶装上三轮车,轻松驶向3公里外那座由闲置校舍“变身”而成的分级点。存放难题迎刃而解,专业分级服务近在咫尺。
为了让烟叶归家之路更短、更顺、更安心,湖南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精准施策,打通服务“最后一米”。他们深度统筹收购站点计划与千家万户烟农的实际需求,巧妙盘活烟站场地资源,被精心改造为一个个扎根乡土的“分级前哨”。据统计,
今年全县科学布局、高效运转的专业化分级点12个,烟农们运输的脚程短了,烟叶损伤的担忧消了,金色的收成,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家门口。
五天!见证专业化分级“加速度”
“我呀,就在家把烟叶打好捆,剩下的精细活全交给专业分级队!你猜怎么着?整整60亩烟叶,人家五天就给我分得明明白白、整整齐齐!”龙潭镇烟农王大哥指着分级装框后色泽均匀、青杂剔除干净的烟叶,喜不自胜,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踏实与期待,“这速度,这准头!青筋杂色处理得干干净净,我这烟啊,肯定能卖上个好价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种是金、烤是银、专业分级是聚宝盆”——这句在嘉禾烟农中口口相传的谚语,道破了分级环节对增收的关键作用。
不同等级的烟叶,收购价格差异显著,分级的精准度就是烟农“钱袋子”的刻度尺。深知此理的嘉禾县局(分公司),将锻造专业分级这把“点金术”视为重中之重。
(烟站技术人员现场开展分级培训)
为了炼就这“点石成金”的硬功夫,嘉禾县局(分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严把人才关。他们围绕烟叶部位精准识别、等级组别科学判定、青筋杂叶彻底清除等核心技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系统化、实战化的分级“微课堂”。累计举办专题培训60余场,覆盖超过1600人次的质管员和分级队员。确保每一位走进工场的人员都经过严格考核,持“技”上岗。正是这把磨砺锋利的“分级利刃”,为烟叶价值跃升注入了最强底气,实实在在地将片片金叶“点”成了乡亲们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七千元:点亮灶台边“增收梦”
步入普满乡逸香合作社的分级工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专注与忙碌。身着统一工装的村民们,眼神锐利,手法娴熟。她们中,不少人曾常年围着灶台和孩子打转。
“以前啊,就守着家里老人孩子,手心朝上要钱的日子,心里能不慌吗?”一位正麻利分拣烟叶的大姐手下不停,脸上却绽开满足的笑容,“现在好了!分级工场开在家门口,抬脚就到。活儿不耽误带孩子,钱也挣了!一天稳稳当当一百多块,给家里添补些,心里踏实多了!”
嘉禾县局(分公司)精准发力,将分级工场打造成吸附乡村闲置劳动力的“强磁场”。依托“岗位送上门、安全进万家”活动,他们携手村干部深入摸排,精准对接用工需求与劳动力意愿,让有意向的村民提前“锁定”工位。同时,织密权益保障网:严格监管烟农专业合作社,督促其与分级人员签订规范用工合同;确保每一分血汗钱按时足额发放;并为务工人员统一购买工伤险或意外伤害险等商业保险,让乡亲们干得安心、挣得放心、保障无忧。
(对分级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这“家门口”的工位,能量惊人。在嘉禾县,依托逸香、经典、泽润三大烟农合作社运营的12个分级工场,更是释放出巨大能量:创造约300个长期稳定就业岗位及900个季节性灵活岗位。仅在烟叶分级这一环节,就带动参与农户700人均增收逾7000元。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生活质量的切实提升。
暮色四合,远处分级工场内的灯火映照着村民们专注的身影和满载希望的金叶。片片曾经青翠的“绿叶子”,经过匠心烘烤的锤炼与专业分级的“点化”,最终蝶变为助力乡村振兴、铺就农民幸福生活的“黄金叶”。这片承载着无限希望与丰收喜悦的金色浪潮,正稳稳托起嘉禾乡亲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甜蜜的美好新生活。(胡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