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如何让青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成为不少家庭关注的焦点。2025年7月7日至10日,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廖冰俊、铁文政、刘莹三位老师的统筹指导和黄石街团工委、江夏经济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穗苗友伴突击队走进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江夏文化传承基地,开展暑期微课程支教活动,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为期四天的“成长盛宴”,以多元化课程填补暑期空白,受到社区家庭的广泛好评。
此次活动课程体系突击队精心设计,内容涵盖四大板块,兼顾知识启蒙与素养培育。专业特色课程依托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的学科优势,将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生活中的小小记账员”课堂上,小朋友们拿着卡通账本记录日常开销,在互动中理解“合理规划”;“趣味化数据小侦探”课程中,队员用彩色便利贴收集小朋友们的零食偏好、每周运动次数等日常数据,引导用柱状图、折线图可视化呈现,在“数一数、贴一贴、画一画”中接触基础数据分析思维,明白“数据里藏着生活的小秘密”;“沉浸式快递小达人”环节里,通过模拟分拣、派送流程,让青少年直观感受现代物流的运作;“情景化小小外交官”则以简单英语对话搭配道具演示,激发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这些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专业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基础兴趣课程聚焦综合能力提升,团队游戏大比拼中,小朋友们为小组取得胜利而协作闯关,欢呼声此起彼伏;梦想分享会上,有人立志当科学家,有人想做社区志愿者,支教队员为每个人贴上“追梦勋章”;心理健康疏导课用“情绪盘”超轻粘土手作引导小朋友们表达喜怒哀乐;禁毒知识科普则通过漫画手册和互动问答,筑牢青少年儿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防线。
红色文化专项课同样亮点纷呈。红色书籍分享会上,小朋友们轮流朗读《雷锋日记》片段,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认真;红色影片《那年那兔那些事》放映时,以萌趣的动物形象演绎近代中国历史,小朋友们看得目不转睛,时而为“兔子”们的奋斗历程鼓掌,时而为历史瞬间屏息,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国家与家园”的意义;小红军石膏娃娃彩绘环节,小朋友们专注地为娃娃勾勒红领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特别设置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讲专场。支教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政策手册,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资助项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内容对小朋友进行细致讲解,还现场解答家长们关于“如何申请助学贷款”“资助政策覆盖范围”等疑问。“以前总担心孩子上学开销大,听完讲解才知道有这么多帮扶政策,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家长在咨询后说道。这场宣讲让教育惠民政策更加贴近社区家庭,为更多孩子的求学路扫清顾虑。
四天的课程里,基地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结课当天,10岁的小李拉着支教队员的手不舍地说:“哥哥姐姐我们下一次课在什么时候呀?你们还会再来吗?”家长们也纷纷点赞,居民李女士坦言:“自从微课程开设以后,家里的孩子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来参加,每一次课都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希望社区与高校能够持续合作,举办越来越多这种活动。”
作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鲜活实践,这次暑期微课支教之行给出的不仅是“成长质感”的具象注解——数字商贸的专业基因融入趣味课堂,让数据思维、商贸认知成为孩子们触摸世界的新触角;青春热情的温度浸润朝夕相处,让陪伴与鼓励成为成长路上的温暖底色。更在“高校服务基层”的互动中,让大学生在扎根社区里淬炼了知行合一的本领,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边界滋养童心,最终让青春力量以“专业+热忱”的模样,成为托举少年成长、赋能社区发展的生动注脚,让“成长质感”的答案在实践中愈发清晰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