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烟叶:以“花”为媒 绘就产业融合新图景

2025-07-24 12:14:3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近年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烟叶产业和水稻、花卉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一组一户”规划和“一户一规”工作,按照“1+1”的原则,一个烟站

 

近年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烟叶产业和水稻、花卉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一组一户”规划和“一户一规”工作,按照“1+1”的原则,一个烟站试点建设一个产业综合体,做深多元产业,做强品牌,促进产业高效发展、融合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4月,在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兴洋村的特色香料种植园,几位戴着头灯的工人天没透亮就忙着采摘大马士革玫瑰。装满鲜花的农用车,不断开往不远处的香料提取中试研究中心。

走进香料提取中试研究中心,精油提取装置运转不停。技术员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将一批批大马士革玫瑰加工处理。经过除杂、清洗、蒸馏、冷凝等作业环节,鲜亮的玫瑰精油被提取出来。

“2022年至2025年,安徽中烟和安徽省烟草公司在兴洋村科学布局,合作共建焦甜香产业融合科技园,持续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两园四中心’,焦甜香产业融合科技园一期、二期项目先后建成,带动兴洋村鲜花经济蓬勃发展。”安徽中烟驻兴洋村第一书记王亮介绍。

为充分发挥龙头产业优势,村“两委”采取分片化管理,全力推进项目落地,紧密结合行业优势,挖掘烟叶和香草种植潜能,并把劳务服务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助力。

“园内种植了30余种香料品种,从4月中旬开始,各种香料作物陆续成熟,我们组织了村民进行采收。其他季节要给不同香料作物施肥、除草、浇水,一年四季园里都有活儿干。”王亮介绍,“我们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目标,让更多本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从而带动更多村民增收。2024年,特色香料种植园为兴洋村集体增收100万元,为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180万元。”

在鱼米之乡南陵县弋江镇,喜悦丰收的烟农不会忘记绿肥红花草的一份功劳。

百亩种烟大户丁小林是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南陵烟站“烟+紫云英”产业综合体的成员之一。他蹲在田埂上捏起一撮紫云英的腐殖土介绍,这片紫云英是2024年9月撒的花籽,选择不种烟的轮作田块种植,绿肥翻压后种植中稻,可以让大米品质更高,每亩还有公司100元的种植补贴。

弋江镇是紫云英和优质水稻的主产区,拥有“弋江籽”和“南陵大米”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烟站主动融入地方产业结构,找准烟叶生产与紫云英、水稻种植产业结合点,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发挥烟叶、紫云英和水稻等综合效益。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采用“一烟一稻一红花”和“绿肥-烟叶-水稻”等高效种植模式,建成“烟+紫云英”示范种植基地,为推动多元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夏日午后,走进郎溪县新和村油茶园,新老油茶树错落有致、枝繁叶茂,烟农朱顺斌带着工人修剪枝条。朱顺斌今年流转了520亩田,其中220亩种植烟叶,200亩种植水稻,100亩种植油茶、油菜和小麦。

油茶浑身是宝,油茶花的花期很长,油茶籽可以榨油,是新和村的特色经济作物。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郎溪烟站将新和村产业布局定位为“烟叶+油茶+苗木”产业综合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下一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将坚持以烟叶为主导,有效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目标共商、计划共定、措施共谋、设施共建、成果共享的新型产业模式,为乡村振兴助力。(张萍 张鑫)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