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智绘未来 —— 安徽师范大学 “翼启未来” 团队以创新实践书写青春担当

2025-07-23 12:02:34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当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勾勒出精准三维轮廓,当社区儿童通过图形化编程让无人机跳出灵动舞姿,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翼启未来” 实践团队正以科技之力,在 2025 年暑期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这

 当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勾勒出精准三维轮廓,当社区儿童通过图形化编程让无人机跳出灵动舞姿,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翼启未来” 实践团队正以科技之力,在 2025 年暑期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这支由 17 名跨年级、跨专业本科生组成的队伍,凭借编程、无人机操作、教育传播等综合能力,在科技实践与科普教育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技术攻坚结硕果,硬核实力获认可

团队在技术学习与研发中展现强劲实力。队员深入学习多旋翼无人机机械结构与飞控原理,理解 IMU、磁力计等传感器作用,熟练操控大疆 Mini4K、Air3 及 SLAM3D 激光雷达机型,精准掌握悬停、避障等技能。

技术应用上亮点突出:实现激光雷达数据可视化与室内避障规划,掌握 ROS 工具构建多传感器融合网络实现数据同步;运用滤波算法去除离群点,优化 SLAM 与 ICP 算法构建三维地图,生成 PCD 格式文件,如实训室单场景数据量约 500MB;借助 CloudCompare 渲染点云模型,室内细节清晰呈现,满足应用需求。

凭借扎实技术成果与出色实践,团队荣获芜湖市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称号,实力获高度认可。

科普活动进基层,科技教育有温度

团队不仅精研技术,更致力于播撒科技种子。两周内,走进芜湖市弋江区汇成名郡、文津花园等多个社区及弋江万达广场,开展10余场无人机科普活动,覆盖超 200 人次,获国家级媒体两篇报道。

社区活动中,成员以通俗方式让科技触手可及:指导孩子用图形化编程设计无人机动作,将晦涩代码化为可视化趣味游戏;手把手教用摇柄操控无人机完成悬停、盘旋等动作。科技教育成充满温度的互动,获居民赞叹。

7 月 15 日,团队携手多方在元亩塘社区开展 “红元益行 健康成长” 活动。成员用通俗语言结合实物展示、互动问答,讲解无人机与机器人知识,阐释飞行控制、编程等内容。一对一指导下,小朋友编写飞行指令,操控无人机完成低空穿越、绕障飞行,现场欢笑声不断,科技兴趣被点燃。

校际联动拓视野,沉浸式体验助成长

7 月 5 日,五河一中准高一学生走进该校无人机创新实验室,开启沉浸式科技体验。祝玉军教授讲解无人机原理及应用场景后,团队成员手把手指导实操 “小鸟飞飞” 巡飞无人机,从电池安装、设备自检到一键起飞,助其掌握飞行技巧。分组环节,引导学生用图形化软件设计飞行路径,让大家感受编程与操控乐趣,拓宽科技视野。

展望未来路,创新脚步不停歇

未来,团队规划清晰:技术上,针对动态噪点问题,探索多传感器融合与时序分析技术,提升三维建模精度和稳定性;科普教育方面,将现有成果转化为系列课程素材,扩大科技启蒙覆盖范围,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赴芜湖翼启未来“项目e站”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技术攻坚展现创新精神,用科普实践诠释社会责任,在科技赋能未来的道路上,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作者:刘雅娟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